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浙江发展天文旅游初探

浙江发展天文旅游初探

来源:九壹网
乡村旅游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23卷第O7期(总第297期) 灏江发晨夭文旅游初探 侯 琳 (浙江师范大学 旅游研究中心,浙江 金华 321004) [摘 要]近几年由于各种天文奇观的频现,在社会上引起了一股天文热,天文旅游已经慢慢走入普通大众的生 活。浙江作为经济文化大省在这样的形势下发展天文旅游是很有意义的,因此应该在明确自身具备的发展天文旅游 的条件和障碍的基础上以农家乐和主题公园的形式来发展天文旅游。 [关键词]天文旅游资源;有利条件;障碍因素;开发模式 天文旅游资源国际和国内并没有一个定论,一般是指能引 本文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将天文旅游资源分为天体天象 起游客兴趣的由天文因素引起的或与天文现象直接相关的各 种现象、遗迹和人工构筑物,具有存在的偶然性、地域的广泛 性、出现的时间性、资源的稀缺性、景观的壮观性、观测的地域 性等特点。 服务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细节的服务最能体现一旅游地整体 质量水平.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在细节上给予游客最直观、 完美的体验,收获了乡村旅游成功的案例。 旅游资源和天文文化旅游资源两类。天体天象旅游资源即所有 的天文因素自身或由其引起的各种现象,包括太阳、月球、行星 及其卫星、彗星、星云、星团等天体和天体系统以及罕见天象如 日食、月食、行星冲日、流星雨等,此外还有日出、日没、白夜、天 民的项目参与性,积极发展“公司+农户”、“+公司+旅行社+ 农村旅游协会”、“农户+农户”、“个体农庄”等农民参与的各种 乡村旅游模式。 5.4完善服务设施建设 5 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的启示 5.1 加大扶持力度 乡村游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靠的引导和组织协调,政 地区经过多年建设,乡村交通方便快捷,即使偏远乡 村.都有平坦的柏油马路。与旅游相配套的旅馆、商店、加油站、 停车场等服务设施,做得较到位。目前,乡村旅游是建立在 初级市场基础上的旅游业,其交通条件、接待服务设施、游憩设 府在乡村游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要出 台相应的扶持,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包括在基层建立相 施甚至通讯设施有待进一步完美。近郊弄乡村旅游点由于受到 中心城市的辐射,服务设施都有一定只需在原有条件上稍加完 应的专门机构;培养城市居民的乡村旅游意识;培育市场氛围; 美就可投入运转。对于远郊型乡村旅游点则需要投人一定的人 力、物力和财力对道路交通、接待设施和省籍设施进行建设,以 完美服务设施。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浙江省科技计划软课题项目(2008C25oo9)支 持。 提高劳动者素质等。各级要结合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培训 工程开展有关乡村旅游服务内容的培训.建立地方乡村旅 业协会,提高乡村旅游发展地区劳动力素质.将乡村旅游作为 发展区域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 业。 参考文献: [1] 统计局,2010年统计年鉴LJ].2010,(1011—2154). [2]昊人韦、凌诗佳, 村旅游的发展及启示[J].农业探索, 2006(3):32—35. 5.2合理的区位与正确的选址 在进行项目具体选址在考虑可进入性问题和核算交通成 本。对可进人性的评价取决于自然条件(植被、地形等)以及人 工条件(交通方式、道路状况等)。游客进入景区的线路在景观 上被称作“廊道”。为了将游客吸引到旅游区,廊道的景观也同 [3]林国华、曾玉荣等,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与经验探讨口[J]. 农业探索.2007( ̄:16—21. [4] 李飞,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及其对的启示U].东北财经 大学.2oo8( ̄:67—69. 样能够增加可进人性。此外资料显示,根据景源与廊道的空间 关系将景源分为尽端式和过境式两种。由于乡村旅游结构松 散.它们之间也存在相当距离。为延长游人停留时间.一般应尽 [5] 陈昭郎、张东友,农村旅游之类型及其行销策略_J].海峡两岸 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4.338-343 量选择尽端式,避免过境式。因此,大多数区域旅游呈现放射状 结构。的实践表明,这种“尽端式+放射状”的结构有利于同 一区域不同旅游地在内容上和经营模式上拉开距离。 作者简介: 柳迪(1987一),女,汉族,黑龙江人,浙江师范大学旅游研究中心研究人 员,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旅游开发、城乡规划。 5.3突出农民的参与性 目前,一些已经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地区.多是以村 的形式有组织地参与发展旅游业.村委作为农民集体的代表承 担了乡村旅游开发者、组织者的角色。今后还要进一步突出农 -70.. 侯琳:浙江发展天文旅游初探 文大潮、特殊日期的第一缕阳光等天文现象。天文文化旅游资 源.一切由人类创造的与天文因素或现象直接相关的具有旅游 2.1 有利条件 乡村旅游 2.1.1具有基本的自然条件。浙江省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呈阶梯 状倾斜。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占全省总面积70.4%。西南部为 平均海拔800m的山区,1500m以上的山峰大都集中于此。这样 功能的事物和因素,包括天文史迹与文物、现代天文胜地及其 观测设施、有特殊天文意义的地面标志点、标志物以及反映人 们宇宙观念的建筑物和有关星空的神话传说等。 1 浙江发展天文旅游的意义 1.1提升文化大省的地位。推进科技研究 千年前,沈括曾提出在杭州建天文馆。然而直到2006年春 节期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浙江温岭石塘天文馆才建成, 并对外试开放,成为目前国内首家县市级天文馆。在此之前浙 江包括省城杭州,还没有一个天文馆、天文台,这不得不让我们 感到遗憾甚至痛苦。上海、北京、云南、陕西都有天文台,而且无 一例外都是“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 地”。而堂堂文化大省,如何能体现其地位呢?可见发展天文旅 游,提高天文素养,人文素养的任务刻不容缓。天文学是一门充 满奥秘的学科,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兴趣所在,特别能激起学 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是发展培养祖国未来的科技研究人才最 好的方式。 1.2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天文旅游资源。尤其是罕见和有特殊意义的天象,具有巨 大的吸引力,若加以合理的开发,可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国 外.科普旅游的投入相当巨大,但其回报率也相当惊人,已成为 投资商关注的庞大产业。天文科普旅游由于其独特的魅力,赢 得的回报更好。如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已成为世界级的 旅游名胜,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又如,世纪之交,浙江温岭石 塘镇就以中国新千年第一缕阳光这一口号,赢得了1.2亿 元的旅游收入。再如2009年7月22日,安吉天荒坪江南天池 景区水库作为国际天文联合会日食组Jay Pasachoff(杰巴 萨乔夫)特指的全球最佳观测点之一,以良好的观测气象条件 吸引了广大天文爱好者和观测游客。经统计,日全食活动过程 中.全县共接待来自全世界26个国家和地区入境的天文专家 和爱好者15564人次,国内游客31902人次,实现门票收入 527.1万元.旅游总收入1993.5万元。发展天文旅游带来的经济 效益由此可见一斑。 1.3丰富旅游产品结构。促进旅游业发展 现如今放眼国内旅游市场,只是在有重大天象奇观之时才 有旅行社临时开设天文旅游项目,安排一些旅游线路,热潮仅 在一时.缺乏长期性。在国外已经有专营以观测天文现象为目 的的天文旅行社,凭借专业的服务,独到的对不同天象设计的 观景方式,给游客以独特的观测体验,同时由于天文爱好者往 往有着不俗的经济承受力,为了最佳的观赏效果会不惜重金, 旅行社自然也能从中得到丰厚的利润。 2浙江发展天文旅游的有利条件及障碍分析 的地势地形条件对天象观测来说是十分有利的。 从气候条件来说,在仲秋,受高压天气系统控制,浙江易出 现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的秋高气爽天气,即所谓“十月小阳春” 天气;浙江冬季气候特点是晴冷少雨、空气干燥,表明浙江虽然 春夏多雨,但是秋冬两季还是比较适合天象观测的。 2.1.2社会市场契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 提高,人们的求知欲望会越来越强烈,而天文旅游以其不同于 常规旅游的新奇、知识性、探索性、偶遇性吸引着广大人们尤其 是青少年学生。同时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神舟系列登月计划 等都为天文旅游的发展营造了极为有利的时代氛围。然而纵观 整个天文旅游市场,在中国仅有四个兼具旅游和天文科普为一 体的地点,南京市的铁山寺天文科普园、广东梅县五指峰天文 科普园、北京天文馆以及河南嵩山市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科 技建筑——观星台,远远不能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这无疑为 浙江提供了一个契机。浙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亟待采取措 施,抓住机遇,挖掘天文旅游的潜在的巨大市场1 2.1.3经济实力雄厚。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在发展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符合浙江实际的发 展路子。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主要经济指标多年 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以2009年为例,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下,浙江也能迅速扭转经济增速过快下滑势头,实现全省生产 总值22832亿元,比上年增长8.9%,人均GDP为44335元(按 年平均汇率折算为6490美元),增长7.6%。生产总值、人均生产 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均居全国前列,可见其具有足够的经济实力 发展天文旅游,再加上浙商敢闯敢做,勇于投资的精神,一定会 为天文旅游的发展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 2.1.4丰富的教育文化背景。在杭州孔庙(碑林)有一个天文星 象馆,里面陈列着两块巨大的“五代石刻星象图”,这是迄今为 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石刻星象图。在临安的钱陵墓中,也发 现了一块石刻星象图。五代的帝王墓,都会有石刻星象图发现。 也就是说,杭州在五代的时候.对天文星象研究就已经比较成 熟,达到了一个高峰,天文星象研究可以说世界第一,从石刻星 象图上可以看到非常准确的星座位置,足见浙江还是有很深的 天文历史背景 浙江自古有耕读传家、重教兴学的传统,是人文荟萃之地。 全省拥有80个教育强县,涌现了一大批教育教学质量较高的 示范性“窗口学校”。至2009年底,我省高校共有“两院”院士25 名,“千人计划”入选1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8人、讲 座教授l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5人。浙江省特 级专家35名,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44名。根据((2009年浙 江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全省义务教育中小学 5918所,专任教师28.97万人;全省高中段教育(包括普通高 一7】一 乡村旅游 中、职业高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23卷第O7期(总第297期) 以必须对天文旅游的发展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形成符合浙江实 际情况的天文旅游发展之路。 校)学校1089所,招57.93万人;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78所 (含筹建高职院校1所),其中大学建制的高校11所、普通本科 学院19所、普通高等专学校4所、高职院校44所。如此丰富的 教育文化背景其实也蕴含着一个庞大的市场。 2.1.5基础设施设备良好。浙江作为旅游大省,旅游基础设施 和配套设施已经比较完善.因此发展天文旅游无需对这些方面 3对浙江发展天文旅游的模式探讨 3.1 天文农家乐模式 目前在浙江安吉天荒坪已经自发形成了一些小规模的天 再做投入。有资料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校园天文台数量最 多的国家.而浙江作为国内校园天文台比较密集的省区之一, 文农家乐。当地农民扩建楼房,为天文爱好者提供楼顶露台作 为观测场所,并且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甚至有些还提供专业的 现有天文台690余座.投入资金1.7亿多元,浙江省130所重点 高中拥有天文台的有100所,具有开展天文科学活动的良好装 备。 2.2障碍因素 2.2.1天文气象条件相对优势较小。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 信息中心张永婧等为选取优良天文台而对中国天文气象条件 的地域分布(分别从云量、水汽、地面风速等气象要素)研究表 明,浙江省在云量上是属于CC1区,即多年平均总云量大于等 于6.5成,低云量也较多,均在4成以上,约占总云量的80%。该 区域地处我国东南,气温较高、水汽丰沛,对流强烈,易形成较 低的云层,且无论冬夏,总云量均在6成以上,大部分地区在7 成以上,应不利于天文观测。浙江在水汽方面属于四类地IX(PD) 该区为水汽的大值区年平均水汽压高于16hPa,年降水量在 lO00mm以上,南部沿海可达20OOmm以上,相对湿度均大于 70%,为我国最湿润的地区,这进一步说明了我国东南部的气象 条件不利于进行天文观测。从风速上来说浙江平均风速1.5m/s 居多,沿海地区较大,存在个别极大值小区域。因此得出结论为 包括浙江在内的我国江南华南、四川盆地以及青藏高原东南部 林芝地区的天文气候条件较差。 可以看出.浙江天文气象条件确实是浙江发展天文旅游的 最大障碍。但是以上结果是选取优良天文台的条件,不免比较 谨慎苛刻,而且这些自然条件多数是对自然天文旅游资源即天 象观测有所影响.而实际发展天文旅游对自然条件的要求并没 有那么高.尤其是人文天文旅游方面。因此只能说浙江的天文 气象条件相对优势较小。 2.2.2天文旅游资源分布分散,统计工作困难。目前浙江为人 熟知的天文旅游资源有钱塘江大潮、温岭石塘天文馆等。由于 自然天文旅游资源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在这里先撇开不谈,然 而浙江的人文天文旅游资源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资源分 布也比较分散.调查统计的难度较大,没有统一的规划,往往难 以形成很好的线路,且天文观测设施设备又多位于高校中,天 文馆天象馆数量也较少。因此在天文旅游资源调查及建设方面 还需要加大精力投入。 2.2-3国内尚无成功的模式可以借鉴。难度较大。目前学者对 天文旅游方面的研究较少,对于其具体怎样发展,采用什么样 的模式,什么样的策略发展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讨,因此 发展的难度比较大,有面对一个大的蛋糕而无从下口之感,所 -72一 设备,当然他们在为天文爱好者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自己带 来了经济效益。现如今的农家乐模式虽然多样.但大多显得比 较老套,而以天文为目的的农家乐形式新颖。极具观赏性和参 与性,且能让人轻松的获得知识。探索宇宙的奥秘,拉近科学与 普通大众的距离,消除科学在人们心中的敬畏感.也能更好的 促进科学的发展,提高大众素质,同时也为当地农民创收。 3_2天文主题公园模式 天文现象的展示现在多以天文台或者天象馆为依托,且都 是分散的个体,参与性相对较少,甚至有些普通民众很难进入. 天文科普知识推广的范围较小。以主题公园的形式展示天文. 增加天文知识的娱乐性,更能贴近大众生活.吸引大众参与。早 在2001年,云南大学物理系教授参与研究蒙自天地科学公园, 为云南蒙自桥海休闲旅游度假景区开发项目之一.此公园 既是融天文、地理与人文于一体的创新体系,又含有丰富的民 族特色,拟将天文、地理科学知识纳入文化旅游审美范畴,现在 此项目仍在建设当中。浙江亦可参照此公园建设专门的天文主 题公园。 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软课题项目基金2008C25009。 参考文献: [1]余中元,我国发展天文旅游的条件\前景探析及策略思考[J].旅 游经济,2010,(O1). [2] 郭丽妮,发展我国天文科普旅游初探U].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 科学)第20卷第6期. [3] 张永婧、王盘兴、姚永强等,中国天文气象条件的地域分布 ].中 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10。40:1302—1314 [4]张世杰、陈锦,红塔集团开发天文地理旅游项目的建议【y].云南大 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27卷第5期. 【5] 夏焕春,“天象观l测”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中学地理教学参考[J]. 2005,7-8. 作者简介: 侯琳(1987一),女,汉族,四川南充市人,浙江师范大学旅游研究中心硕 士在读,研究方向:旅游开发与城乡规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