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蓝印花布论文

蓝印花布论文

来源:九壹网
论文--蓝印花布

摘 要: 蓝印花布是我国古老的手工印染纺织品之一,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湘西人民把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溶入到蓝印花布图案中,赋予其独特的审美特色。通过从图像学的角度对凤凰印染大师刘大炮部分代表作品进行解读,并详细介绍了他制作工艺的特点和艺术特色。

1. 湘西凤凰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是我国古老的手工印染纺织品之一,即古代所称的药斑布、浇花布和刮印花。它朴素大方,曾广泛流行于我国的许多地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蓝印花布常成为印染、蜡染、扎染的泛称,其实,蓝印花布应该仅指以豆粉、石灰调水作防染剂,以雕花版作拓印工具、以植物靛蓝作染料的一种传统印染工艺品。蜡染是指用蜡在布上绘制图案,染色时利用蜡的排水性,使涂蜡部分不能着色而留白花,再经过加温去蜡、漂洗等工序完成。而扎染则不需任何防染剂,先将布料折叠,然后按一定规则用线将布捆绑或扎缝,将线抽紧,浸染后,被捆扎的部分无染料渗入呈白色。[1](P.37)

凤凰古城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南端,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便是湘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些都为蓝印花布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丰厚基础。湘西地区蓝印花布有的粗犷强烈、有的细致入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苗族人民自古以来在五色中较偏重于蓝和青,一是因为蓝、青等色与苗族人民所处的山水等自然环境的色调比较协调;二是蓝、青色服饰耐脏,适合劳动者穿着;三是在蓝、青色服饰上装饰五彩花边、绣五色花卉图纹会显得更加鲜亮夺目。[2]于是靛蓝印染花布与湘西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2.刘大炮蓝印花布的工艺特色

刘大炮本名刘贡新,1936年农历5月12日出生于凤凰,祖上五代都是县城里有名的染布匠,因他直来直去的炮筒子脾气,二十来岁便得了个\"大炮\"的外号。他12岁就辍学进了染坊,凭着对印染的天赋和执着的毅力一直坚持到今天,把祖宗的技艺绝活传承了下来。

从1982年开始,刘大炮走遍了周边四省市,搜集印花布图案。刘大炮现在收集的传统图案已达80多种,加上其它的图案总共收集整理100多种。不仅如此,他还收集了三百多张雕版,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还有的是刘大炮最近从书上纹样中翻刻下来的。如今,他的印染工艺品远销到日本、东南亚和西欧各国,影响深远。

蓝印花布采用的是漏版刮浆的防染工艺,它是在蜡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防染印花的一种,由于蓝印花布在使用材料上比蜡染更普及,制作也更简便,所以数百年来成为中国劳动人民一种主要的衣被装饰方法。[3](P.8)蓝印花布所采用的镂空花版印染技术也是我国最古老的印染技术之一。当时人们按设计图案,在木板或浸过油的硬纸板上雕刻、镂空制成花版。印染时,在镂空的地方涂刷染料或色浆,除去镂空版,花纹便显现出来。

蓝印花布制作流程大致为以下9个步骤。

第1步:雕版。用七层糊窗户的牛皮纸做成雕版并涂抹桐油,干后将设计好的花样稿画印到纸版上,再用锉刀或其他工具在上面或镂刻或打孔,图案连线要牢,点线分布要均匀,不可过于纤细。这是个很费工的活儿,大版的制作要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而且一张版印十张布就作废,下次再印时又得重刻。

第2步:调浆。将细石灰粉与大豆粉混合均匀成糊状,称之为防染浆。

第3步:刮浆。把白布放在木案板上,将刻好的纸版摆放在布上,用半月形的刮板将防染浆在版上反复刮印,使灰浆通过镂版印在布上。

第4步:下靛。将制成块状的蓝靛染料用手揉碎,再将色粉筛入调好的碱水缸内。 第5步:搅缸。用木棍搅动染缸,再向缸内投放适量细石灰,以增强染料的浓度,碱与石灰是染布的重要辅助材料,染工称之为\"碱骨灰肉\"。

第6步:入染。将印好白色图案的布依次入缸漂染,布入缸要反复翻动,以使着色均匀,一般要反复浸染四五次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7步:漂洗。染过的布料从染缸内捞出,洗净。设计在线.中国

第8步:晾晒。将洗净的布用长竹竿一段一段挑起挂在高约五六米的晾布杆上晾晒,使其干透。

第9步:滚踩。布晒干后有褶皱,用圆木柱将布卷好,用脚踩巨石滚压平整。 细观刘大炮的作品会发现,画面中的花纹全是由一些细密的小圆点组成,这或许是由于漏版刮印的工艺\"逼\"出来的(刻版时,要考虑到形体之间的连结和版的耐用性,不宜表现长线条和大块面)。其作品中对花纹的处理上是巧妙地采用断线和点来代替长线条和大块面,由点构成的线条圆润流畅、曲伸自如。较大面积的蓝底则用非常细密的小圆点的铺陈来表现,构成一个装饰层次。在效果上即不杂乱又不呆板,反而丰富且富有层次。这样的处理方法将工艺的局限转化为工艺的优势,变被动为主动,造就了蓝印花布独特的风格。在蓝印花布的图案中地看它某一个点,只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就像汉字的笔划,只有组成汉字才能表达某种含义。蓝印花布的点也只有按一定的造型规律组成纹样,它的价值才得以显现。[5] 设计在线.中国

刘大炮对印染很有天赋,他不用试染,直接将手伸进染缸,看看从掌上滴下的水珠的颜色便能判断是否符合要求。他印染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由手工完成,凝结了他的心血,因此他的作品颜色细腻,层次分明,耐洗耐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