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1.导入新课内容。
师:同学们,老师现在要为大家演唱一首歌曲,同学们听听歌曲唱的是什么内容?老师是用什么语气唱的?
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师: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聆听歌曲《长江我的家》) 学生自由回答:游子思归的迫切心情„„
讨论:长江指的是„„(祖国),妈妈指的是„„(祖国)。
师:同学们听的歌曲名字叫《长江我的家》,这首歌曲分为几段呢?
师:同学们听的歌曲名字叫《长江我的家》,大家再来聆听一遍录音,仔细想想这首歌曲分为几段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 2.欣赏长江动画。 二、《长江我的家》歌曲学习 1.聆听歌曲《长江我的家》。
2.教师范唱歌曲《长江我的家》曲谱,请学生分乐句(边唱边指谱)。 3.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轻声随琴学唱曲谱。
在学唱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大跳音程,如3─6, 1─6等,结合歌词的音乐形象指导学生正确地唱谱。
4.学生随琴完整演唱曲谱。 5.学唱歌词。
学生随教师的伴奏轻声模唱第一段歌词,开始时的速度可以慢一些。
教师根据学生学唱的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同音连线处,歌词有好几个地方都是在十六分音符的最后一个音出现,要指导学生正确地演唱。教师还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唱出正确与错误的乐句,请学生甄别后学唱,效果很好。
6.同时向学生强调要有感情地来演唱歌曲,注意旋律的起伏和强弱变化。
7.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轻声演唱歌曲第二段曲谱及歌词。(提示学生结束句完全重复了最后两小节,强调了呼唤着找妈妈,奔向妈妈怀抱的坚定信念。)
三、歌曲处理 1.分析第一乐段。 第一乐段可分为两大句。
第一句:小河、小鸟“有家”两个字在十六分音符上唱出家的重要。“我也有个我爱的家──”。唱出了对家的向往,应该用亲切的语气叙述地演唱。
第二句:小草、小树 “有妈妈”用了切分音的节奏,语气应该加强,更强调了妈妈的
不可或缺,“小树有妈妈”,音乐形象地用了六度大跳音程。“我也有个爱我的妈妈。”表现了海外同胞对祖国妈妈的渴求。这一句在演唱时应该较第一乐句力度稍有变化,心中充满感情,宜用柔和的声音演唱。
2.分析第二乐段。
第二乐段演唱较多地采用了十六分音符,节奏紧密,旋律用了八度大跳,冲上了高峰,突出了“长江是我家”的主题,第二次的跃上高峰,强调了我要回家,回到祖国怀抱的坚定信念。宜用明亮的音色和激动的情绪演唱。在形式上采用齐唱和第一乐段的独唱形成对比,能够更好地表达海外赤子的不变中国心、中国魂。
3.随歌曲《长江我的家》伴奏,学生完整演唱。 四、欣赏《长江之歌》
1.初听歌曲《长江之歌》感受歌曲情绪。 师: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 生:雄壮、激昂,大气磅礴„„ 2.介绍作品。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既气势磅礴又委婉秀丽,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雄姿,如开始的大起大落描绘了长江之险,到中段的旋律缓缓流淌,表现了长江中下游之美。
3. 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歌词,请一两位同学朗诵,强调要有激情的朗诵歌词。 4.再次欣赏歌曲《长江之歌》请同学们轻声跟唱。
在听唱的同时,请同学用肢体动作表现你对歌曲的理解。(比如随音乐的起伏表现长江流经的是高山峡谷还是秀美平原。)
5.欣赏《长江之歌》视频。
6.老师钢琴伴奏,请同学们演唱歌曲《长江之歌》。 五、课堂小结
长江、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们共同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共同孕育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它见证了中华民族历经苦难,百折不挠的历史,曾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现在正谱写着更加辉煌的新的历史篇章。让我们共同关注母亲河、爱护母亲河,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