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行为及启示:来自产业集群发达国家的经验 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行为及启示: 来自产业集群发达国家的经验 李世杰,李凯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 10004) 摘要: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使得集群开始成为各地区地方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成长的重要工具。 来自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实践中的大量证据表明,正在成为各地产业集群培育或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 将总结美国、意大利等国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提炼国外先进地区运用产业集群的启示,为我国 地方推动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行为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92X(2o09)02_0o77-04 一、引言及相关研究回顾 则通过考察美国各州制定的包括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在内 的各类优惠,证实州支持小企业创业、旧城改造、基 础设施建设等行为对区域内企业集聚产生正面影响。 在我国,很多地区也都纷纷把产业集群当作工具,来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关于是否应该介人产业集群发展过 程,国内学术界也从不同层面给出了诸多解释。张辉认为,产 业集群不能彻底纠正市场无效率现象,这就为等公共部门 的介入提供了可能。刘恒江和陈继祥等认为集群不仅依赖于市 场机制,还有赖于“看得见手”的调节,以消除市场机制 所造成的资源配置扭曲,实现帕累托最优。朱华晟基于浙江领 从全球经济范围来看,产业发展的集群化越来越成为一种 普遍现象,被产业集群主导着的世界经济版图布满‘马赛克式 的空间经济黏滞点”;经济竞争主体已经超越企业的边界,以 产业集群为主体的竞争格局开始形成。产业集群在中国也显现 出蓬勃生机;以乡镇企业为母体发育而成、各具特色的集群在 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区俯拾皆是,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 动力来源。 随着产业集群在实践中的迅速发展及其对世界各地区经济 发展的卓越贡献,众多学科的研究人员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之展开 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与 带产业集群的案例分析,认为地方推动集群战略成功实施 行为。从大量产业集群的案例来看,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 发展中国家,其产业集聚过程中,的作用都相当突出。 的关键在于如何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提高地方产业网络的集体 效率。邓宏图和康伟基于天津自行车集群的案例分析,指出“政 府的适时和适度的制度安排可以创造出新的增量资源…… 以发展出超越本地资源禀赋优势的产业集聚”。刘筱和王铮关 注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认为通过促进投 致力于倡导将集群理论应用于经济的Po ̄er在对多个国 家产业实践调查基础上指出,产业对一国特定产业集 聚的形成具有关键性影响, “在滋养和强化产业集群上, 扮演着重要角色”。Brown ̄1]从集群治理的角度指出,部门 应该在由企业代表、,协会组织、相关产业代表等组成的‘榘群 委员会”中承担一定角色。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中‘历史一预期 模型”关注过集聚中公共部门的作用,提出政治因素会通过影 资、增加资本收益率、提供和完善各种服务、建设发展环境等 方面促进高技术产业集群。 上述理论研究为介入产业集群提供了理论支持。而来 自我国东南沿海产业实践中的大量证据也表明,正在 成为各地产业集群培育或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实践中,产业集 群比较发达的沿海省、市纷纷出台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 响人们对未来的预期进而干预经济集聚。Fujita&ThissetE注意到 公共部门的土地和税收对集聚的影响。Baldwin研究发现 公共部门的管理效率对集聚存在显著影响。Ludema&Wooton的研 件,指导当地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例如,福建省医、 究同样肯定了经济集聚过程中的财政支出作用。而Koven&Lyons 省名义发文《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若干意 收稿日期:2009~Ol一19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基于博弈论的我国衰退集群企业非合作行为研究》(批准号:20070410353)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基于 非合作博弈的企业集群治理机制建模及实证研究》(批准号:200801451048) 作者简介:李世杰(1978一),男,江苏连云港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产业集群研究; 李凯(1957一),男,辽宁昌图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 ・77・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年第2期 见(试行)》,提出要着力培育本地产业集群;浙江省在 往很难融资。针对这样的情况,美国州一方面对于高技术 企业的研发活动给予贷款利率上的优惠。例如,为鼓励集群中 《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的框架和重点》中,明确要 在全省范围内培育建设若干以核心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然 而,诸如此类基于产业集群的公共和行为能否推动产 业集群良性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和实践检验。而本文将 总结产业集群比较发达的美国、意大利在推动地方性产业集群 的企业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加强技术研发,调整贷款利率标 准:一般的经营性贷款利率为13%、15%,而新产品的开发贷 款利率为7%,为集群中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提供了极大的动 力。另一方面,机构还会采取多种形式间接为集群企业提 供融资担保。比 的髋 吕瞄 阔中小企业管理局(SBA) 的机构向中介机构提供资金,再由中介机构向本区域集群企业 发放贷款,用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这种贷款的利率一般很 低,但必须用于预定的技术开发或者人才培训等项目。 发展的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各地区的产业制定和集 群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二、美国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举措 在美国,主要产业的集群化发展现象极为普遍。最为典型 的是硅谷微电子产业集群,此外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新泽西医 3.采购 为了扶持本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一些州甚至在微观 疗业产业集群、纽约华尔街金融投资集群、加州葡萄酒产业集 群等。据统计,在美国大约有380个跨产业部门的企业集群, 它们雇佣了57%的劳动力,产值总额达到了全国总产值的80%。 仓0造了61%的国民产出。 层面上直接介入产业集群的经济活动,采用采购的方式来 对本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强有力的扶持。以硅谷rr业集群为 例;在硅谷发展之初,本地区企业生产的大部分产品都由 直接采购,这实际上为硅谷的企业在发展之初提供了生存、成 长的土壤。 作为经济大国,美国的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产业集群起 到了巨大的作用。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主要集中在密歇根,服 饰(尤其是针织品)、家具和纺织品公司大量集中在北卡中部 的皮德蒙特,木产品主要在大西北部。美国广为人知的集群 有:好莱坞的娱乐业集群,北加州的家具业集群。此外还有加 4.教育培训 为促进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为集群提供充足的人才,美 国制定了相应措施,以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美国政 州的高尔夫球设备生产集群,菲尼克斯的光学仪器集群等众多 知名度不高但发展势头却很好的产业集群。近年来,崛起的生 物技术集群主要集中在旧金山、马里兰、圣地亚哥、西雅图和 北卡罗莱纳。当然,美国最著名的还是波士顿和奥斯汀附近的 府积极资助数学和理科研究生,设立‘总统青年研究人员奖”。 以鼓励高水平的研究生加人教学和研究的行列。这些都为产业 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后盾。 三、意大利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行为 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一向是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典 高科技集群——硅谷。 在美国发展比较成功的高技术产业集群中,都呈现出一些 范。据统计,在意大利至少存在着200个以传统产业为主体的 产业集群,涉及纺织业、皮革与制鞋业、家具制造业、机械加 明显的特点。比如,集群区域内存在支撑性的科学技术研究机 构和良好的基础设施,集群企业拥有技术娴熟的员工,企业之间 工业、食品加工业以及化学、造纸等等加工制造行业。意大利 每年20o亿美元出口额是由其中主要的66个产业集群所创造的。 数目众多的产业集群广泛地分布在意大利国内各地区。例如, 威尼斯玻璃器具产业群、比耶拉、普拉托毛纺织集群、皮亚琴 有很好的合作关系,更为重要的是,产业集群范围内拥有大量可 以为企业发展提供各种服务的中介机构。而产业集群发育的这些 外界条件的形成和完善都和的扶持与激励行为是分不开的。 可以说,美国产业集群之所以能迅速发展,明显得益于联邦政 府和各地州采取的各种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 1.财政支持 美国产业集群的重点倾向于培育高技术集群。各级政 府最常采用的是运用包括税收在内的财税对本地高技术产 察自动化设备集群、阿雷佐珠宝集群、布赖恩扎家具集群、蒙 特别鲁那滑雪靴集群、帕尔马食品集群、卡斯泰尔戈弗列多照 明设备集群、萨斯洛瓷砖集群等。 意大利的传统制造业集群基本都是依靠市场力量形成,是 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自发地聚集在某个区域。因此。大多 数的产业集群在其萌芽、成长的初期并没有受到的直接影 业集群的发展进行大力的支持。联邦、州、市在制定当年 财政预算时,都把技术开发费用作为其重要的一部分,给予特 别的支持。各级还设立了产业集群的技术开发基金组织, 响。但并不是说,意大利各级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是不 作为的。实际上,即便是诸如此类的市场力量主导产业集群发 展的区域,仍然通过其各种行为方式影响着产业集群的成 支持集群企业的技术开发;诸如此类的基金组织,一方面直接 出面组织大学与集群企业的合作研究中心,另一方面还提供资 金资助大学和企业的合作研究。此外,针对辖区的集群企业, 地方往往会通过制定技改投资抵免所得税等方式,变相采 取税收优惠,对集群内部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进行激励, 从而营造出产业集群的创新氛围,推动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 2.金融扶持 长、演化,和公共服务都大有用武之地。 依靠市场力量形成的产业集群,地方对产业集群发展 的促进作用一般体现在为产业环境和集群氛围营造方面。意大 利的地方也正是通过改善产业集群区域的基础设施和外部 环境来服务于集群企业的。产业集群一旦在某个地区形成,政 府即会根据集群特点,研究确定产业重点;划定产业区区域, 建设好水、电、路、信息、通信等专业性基础设施;兴办大 学、研究院、职业培训、资料库等等;在生产要素上进行了大 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资金要素的支持,而金融机构 对于集群企业的作用尤为明显。但是,出于发展初期的企业往 ・78・ 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行为及启示:来自产业集群发达国家的经验 量的投资。对集群内部企业也不只是简单地加以保护,而 是尊重以竞争基础的市场效率选择,地方做好对企业的服 务性工作,使企业的管理和运作不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地 方对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集群发挥的作用也体现为多个方面的。 1.发挥职能来弥补市场失灵 市场选择中形成的产业集群并不能纠正市场无效率现象, 这就需要的介入。而集群竞争优势的发挥不仅依赖于市场 机制,还有赖于‘看得见手”的调节,以消除市场机制所 造成的资源配置扭曲,实现帕累托最优。 作为产业集群的行动主体之一,在产业集群发展中有 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例如,在集群范围内创造良好的基 1.重视行业协会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 行业协会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其对产业的发展影响很 大。意大利积极促进行业协会的发展,并充分发挥其最大 效用。由于意大利的企业集群都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资源流 动和要素配置更多地依靠市场完成,所以意大利行业协会的作 础设施,在本地区创造合理制度环境,建立一系列公共培训机 用更加明显。一方面,行业协会通过赞助技术研究机构、收集 产业信息、推广出口等多种方式为集群企业提供创新源头,开 拓国际国内市场,以及刺激与促进集群区域的基础设施发展; 另一方面,行业协会的存在使得集群企业在与谈判、争取 产业时,能够步调一致。而通过行业协会也可以更便 捷地了解到企业的需求和动态。 2.促进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差异化发展 产业集群中相似企业在特定区域的大量聚集,企业在管理 水平、技术能力和人员素质都呈现相同或相似性,往往产生同 质企业之间过度竞争问题。地方对企业的差异化发展的引 导显得尤为重要与关键。意大利的萨斯洛瓷砖产业集群一度也 曾由于同类企业的过度集中而出现产力过剩、企业问恶性竞争 现象。地方利用各种有效渠道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经 营创新,发挥集群中相似企业的独特优势,使得集群内部企业 走上差异化发展路子,使得萨斯洛瓷砖产业集群获得长足发展 和持续的竞争优势。大量的产业实践案例证明,意大利地方政 府引导企业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是正确的,值得学习和借鉴。 3.建立主导下的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意大利各地方还以为主体设立了各类不同层次的职业 技能培训机构,由出资对产业集群所需要的各种技术人员进 行无偿培训。制定职业技术培训制度,为产业集群的持续发 展提供技术人力保障。针对企业在职人员,地方开展相应的 技能培训,从不同层面保障集群范围内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 4.提供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公共服务 意大利建立大量为集群企业服务的公共机构,依托这 些机构为集群企业直接提供基础设施与服务。通过与这些 机构签订协议,使其为集群中的企业提供工业设备和其他必要 条件,如为工业、服务业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类似产业区服 务中心等产业集群内部的公有机构为集群中的企业提供范围广 泛的一系列服务,包括“联合贷款信用担保”、出口保险、组 织展览会、提供市场信息、客户申诉的处理、咨询服务、培训 服务、品质监控、产品推广、集中采购大宗购买以及产品检验 等等。产业区服务中心在积极推广下,已经为企业间对话 提供了一个高效平台。 四、国外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若干启示 包括美国、意大利等产业集群发达国家的行为方式, 可以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丰富的借鉴。除了前文所述的各 种具体之外,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各国的产业实践中,政 府行为一直都是嵌入到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并且在产业 构和合作研发机构。地方还应针对集群中诸厂商共同面对 的难题,制定强有力措施。此外,对于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雏 形,要尽早识别,并以产业集群的方式予以培育;对于政 府有意识规划发展的产业集群,在一开始就需要明确的发展战 略。产业集群是一个地域性的综合体组织,它要求相关部 门的联合行动,共同调整与制定经济,才能促进产业集群 的发展。 2.有意识引导产业集群发展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产业集群都是通过企业的衍生与扎堆等 方式逐步自发形成的,这并不意味着产业集群只能事后被发现。 实际上,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战略方式的产业集群,完全可以通 过有意识地规划发展而成。对于平地而起的产业集群,在 规划其发展过程中,关键点就是要根据本地特性选择一个 合适的产业,引入或培育出一个具有较强衍生能力或具有一定 示范性的关键企业,通过该企业的成功发展,逐步衍生或吸引 越来越多的相同、相近与相关企业聚集该地,经过一定时间, 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完全可以通过作用培养形成。 3.运用经济引导产业集群创新 在技术进步不断加快、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市场中, 取得竞争优势的唯一方式就是不断的创新。而提高产业集群竞争 优势的取向一定意义上就是鼓励和促进集群内企业的创新, 这方面的工具比较多,现将其进行分类和归纳(参见表1)。 表1国外发达地区推动产业集群创新的常用工具 基于加大创新投入 基于培养创新行为的 对象 资源的工具 工具 为雇佣技术人员提供 为雇佣创新管理人员提 津贴;传统的tL&D津 供津贴;为提高竞争力 贴或贷款风险投资; 贷款;管理咨询风险投 企业 培训津贴;孵化器在 资;风险投资参与管理; 硬件方面的支持技术 孵化器在软件方面的支 中心;技术商业化计 持创新中心;创新培训; 划;大学技术转移机 技术经济情报 构: 产业研究动态:促使 促进中介机构发展;集 企业合作;为tk&D项 群规划;对企业间 区域 目合作提供贷款:为 网络联系的区域战略规 使用商业设施提供津 划;创新文化培养计划; 贴:面向用户的合作 制定者的战略能力 咤4新中心; 培养规划; (下转第84页) ・79・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年第2期 【参考文献】 【l】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业可行性研究手册[Z】,1978. 【2]张达.基本建设经济【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版社.1984. 【4]国家计划委员会基本建设综合局.基本建设管理改革文件汇编 【M】.红旗出版社,1985. [5】周祥源.基本建设技术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3】技术经济研究中心.可行性研究及经济评价[M】.山西人民出 【g】潘文安,徐炎章.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h|1.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The Int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easibility Study in China TAN Yun-jia ,LIN Yan2 (1.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Beijing 100102; 2.ResearchInstitute ofStandardsandNormsMinistry ofHoming andUrban-RuralDevelopment,Beijjng 100835) Abstract:This article reveals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technical economic analysis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reviews of feasibility study researches and frame of reference 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Currently,the feasibility study has been propulsive promoted with a relative standard system,while the post—appraisal,the re ̄onal economic evaluation and macroeconomic evaluation need to be eirnforeed. Key Words:Feasibility Study;Technical Economic Analysis;Review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上接第79页) 件。把集群作为产业的重要补充,对于充分发挥区域 的优势,培育区域创新体系,进而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是实现区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竞争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以上各种工具涵盖了产业、财政、金融 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从发达国家地方的实践来看,其所 选择的工具及组合有明显的差别。这些的合理组合和 适当应用将在产业集群实践中发挥出独特功效。 4.注重地区产业特点和区位条件 在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过程中,在遵循企业集群的市 场规律的前提下,突破行政区域的,积极培育跨区域特色 【参考文献】 …1魏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M】.北京:科学出版社,2O03. [2】Porter,M.E.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98:77—90. 的工业园区,着重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与产业强调重 点扶持与保护不同,基于集群化的要求将的重心 放在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社会中介机构之 间的合作之上,并且为这些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必要和条 【3]BrakmanS.,Garretsen H.&Marrewijk C.An Introductionto6eographi ̄ Econom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4】FujitaM.&J.F.Thisse.Economics of Agglomeration:Ciites,Industrial LocationandRegionalGrowth[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OO2. Research to he tPolicy and the Behaviors ofthe Government in Promoting he tevelDopment ofthe ndustIrlal Cluster ̄ he Experitment from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LI Shi-jie,LI Kai SchoolofBusinessAdminigtration,Northeastern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 110004) Abstract:The industrial clusters arise nd arapidly develop all around the world,which makes the clusters policy becoming he timportant tool todrivethe growth ofthelocal economy.Andlots ofevidencesfromthe developed areashave shownthatthepolicies ofthelocal governmenthave become he tmost important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e tindustiarl clusters.The thesis will aggregate the sood experiment during he tdevelopment of he itndustril clustaers from USA and Italy,and bring up the inspiration from hose develtoped countries that how he ltcaol govern- ment use het nidustirla cluster ̄policies correctly. Key Words:Industril chstaers;Industrial Policy;BehaviorofGovernment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