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理性 求真务实
——赴九江参加第十一届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系列研讨会有感
在这赏花、盼果的季节,受领导重托我们高河中心校一行四人,于24号中午风雨兼程地赶到九江参加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等几家单位主办的《第十一届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系列研讨会》。会议主地址设在“千载学府、百年名校”的九江市第一中学的素质中心(校体育馆)。
25号早晨5点50分,我们就起床了,吃完早餐后火速来到会场,会场门口早已是人头攒动。会场大门两边高高地挂着一幅对联“上联:深入领会新课标精神, 准确把握新教材意图 。 下联:放飞学生的数学思维 , 打造智慧的数学课堂。”会场里也已是人山人海,看样子足足有一千多人(据统计与会人员一共有一千五百人左右),台上赫然写着这次会议的主题“读懂教材 读懂学生 读懂课堂”。我们赶紧找凳子坐下,与东北的、四川的、广东的、深圳的、北京的„„会议代表们一起虔诚地等待着会议的开始。
开幕式过后,是聆听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义务教育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研制组组长刘坚教授所作的报告:解读《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他通过三个片段(一、十年前发生的事情。二、正在发生的事情。三、2011版课标。)主要表达出了以下几个观点:1、数学教育的中心词是教育。小学数学教育应指向教育,应以数学为载体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要坚定不移的按照这个方向进行课改。2、课改十一年,要改变过于追求华丽,追求花哨的作风,让课堂回归理性、回到真实,让课变得平实有效。同时更要警惕课改走上回头路。3、2011版课标框架与以前基本一样。但目标更加注重“四基”(基本知识 、 基本能力、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数学思想)“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011版课标要求教师做到三个读懂,即: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只有读懂教材,你才能读懂学生,
进而演绎精彩的课堂。教师每读懂一个学生,意味着向专业的发展方向迈出了一个坚实的台阶。
接下来,便是看研讨课教师演绎精彩的课程,听专家点评,与大家互动交
流。25号晚上,还参加了学术沙龙。通过这些活动我们感受了前沿思想,领略了前卫的教法。纵观这些课堂,多了些理性,少了点浮躁与热闹。
最后是零距离接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守旺老师。(他是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分册主编。)感受大家风范。
课前,钱老师的要求学生要有五敢精神即:敢想、敢说、敢问、敢辩、敢错。同时钱老师还告诉学生,教室是出错的地方,人人都会出错,要善于纠错、容错。课上,钱老师的提问体现了“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如:“谁还没有回答过问题?”“你想回答吗?”„„
总揽,钱老师的课具有三个特点:
1、钱老师的课堂是真实的、有缺憾的课堂。课上,看不到一点表演的成分,学生们真实的思考,真实的交流(有同位交流、小组交流、好友交流、全班汇报交流),真实的犯错。如:互动环节,钱老师坦然面对,听课老师指出他不应忽略学生对X+1=X+2是不是方程的疑问?
2、钱老师的课堂是自主的、智慧的课堂。课上,钱老师说的最多的是“谁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谁有不同的想法?”;“你同意他的想法吗?”“你的想法很新颖。”等语言来激发、引导学生思考、辩论。然后,根据学生们的回答,适当追问点拨。整堂课,学生们答的智慧,老师导的智慧。
3、钱老师的课堂是平实的、高效的课堂。整个教学过程,钱老师从跷跷板、天平等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开始,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地展开教学。整个过程看不到一点矫情与花架子。从巩固练习看,教学效果非常好。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我们这群被九江一中的老师戏称为“不会午休的小学老师”见到了课改十一年后的“彩虹”,更加坚定了课改的信念,并以2011版课标的颁布为契机,开始新的征程。
丁旺利28日夜写于高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