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AHP方法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AHP方法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来源:九壹网
院校治理课题

“线上+线下”基于AHP方法的融合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淤

杨立浩,张

琪,何华锋,郑建飞

陕西西安710025)(火箭军工程大学导弹工程学院,

“线上+线下”要]随着互联网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融合教学逐渐成为教学模式研究的热点。

在充分分析“线上+线下”针对“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质量评估问题,融合教学特点规律的

期末成绩、专家建议、学生反馈5个一基础上,构建了包含线上课堂表现、线下课堂表现、

并运用AHP方法计算了指标体系的综合权重,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的评估指标体系,为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质量评估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撑。

指标体系;[关键词]“线上+线下”融合教学;AHP方法

[中图分类号]G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2)10-0082-03[摘引言一、

基于雨课堂、腾讯随着互联网教育技术日臻成熟,

课堂等线上教学App的互联网教学模式发展迅猛。与线下教学相比,线上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1)拓线上教学App的合理运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课下交效果量化可流更加顺畅,预习、复习的组织更加有序,困惑反馈准确。查,学生学习的难点、(2)教学互动手段多样,为过程考核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途径。线上教学难以考核的因素进行量化衡量,为过程考核手段的丰富不受课堂形式限提供了良好平台。(3)组织方式灵活,组织灵活方制。线上教学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便,非常有利于针对课堂学习的难点通过线上微课等形式开展查漏补缺,便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进行补充学习。基于线上教学的上述优点,“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日渐成为各院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的热点领域[1-2]。

由于“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各授课老师对该教学模式的理解还不尽相同,具体组织实施的模式方法还有所差异。为评价不同教学模发挥“线上+线下”式的教学质量,融合教学的最佳效“线上+线下”益,必须探索一种较为科学的融合教学质能够将许多线下教学App提供了多样的课堂互动手段,

量评估方法,为该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但是因为缺乏定量评估依据,如何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成为开展教学质量评估的一个难点问题。

二、“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指标体系的构建要符合以下基本原则:(1)科学原则。建立的指标体系要能正确反映评估对象表达“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主要方面,相互关系上要科学、的主要问题。选择的指标在数量、

应尽客观、真实。(2)客观原则。确定评估指标体系时,量以客观实际为依据,尽可能避免主观意志对指标体系构建的影响,对于构建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应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确保建立的指标体系具备良好的客观性。(3)简明原则。在保证不影响“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质量评估结果的基础上,避免因建立的指标体系所包含的指标数量应尽量少,为指标数量过多为评估增加不必要的难度和工作量,乃至导致评估过程的偏差和冗余。(4)原则。指标相互,尽量减少指标体系中所选择的指标应互斥、

之间的重叠程度。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评估模型的复杂这要求每一个指程度,有利于获得准确性较高的数据,

学情收集及时、可靠。通过展了课下交流学习的渠道,.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在测试技术基础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负责人:杨立淤基金项目:火箭军工程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负责人:浩;项目号:2020JYJX-X-010);火箭军工程大学教学成果培育项目“试验鉴定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

何华锋;项目号:2021JYJX-X-040)。

-82-

院校治理

标应具备性以及不可或缺性。(5)完备原则。

为准确评估“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需要从各个侧面全面客观地反映“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主要影响要素、教学质量及其构成要素,对各个指标进行全面分析,避免遗漏。同时,还应把指标放在教学质量评估的整体中进行综合考量,不能孤立、简单地只考

虑指标本身问题。(6)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定性评估标准通常是基于大量抽象原则确定的,

需要相关专家根据实际经验进行判定,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客观性难以把握;而定量评估是用数量表示的方式进行评估,不仅增强了评估的可操作性,评估的结果也更加具体和准确。在“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实际中,总体上采用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评估。

三、“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指标体系的构建考虑到线上教学主要在课前预习阶段与课后总结阶段发挥作用,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辅助作用;线下教学则依然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在课前预习与课后

总结阶段主要配合线上教学发挥辅助作用。二者均是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主体内容和重要阶段,在建立指标体系时均应统筹考虑。此外,

期末考核成绩仍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最直观、

最可靠的定量指标,必须融入建立的指标体系中综合考虑以保证建立指标体系的客观性。最后,为保证建立指标体系的完备性,学生对“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接受度以及教学专家对教学质量的认可度也应列入指标体系建立应该考虑的内容。

根据上述分析,综合考虑线上教学、线下教学、考察考试等不同阶段的教学质量,

构建了包含线上课堂质量、线下课堂质量、期末成绩、专家意见、调查反馈等一级指标在内的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建立的指标体系共包含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4项。其中,线上课堂表现主要从课前预习完成率、课前作业成绩、课前交流质量三个角度对线上课堂教学效果进行

考核;线下课堂表现主要从课堂活跃度、课堂互动效果、课后作业成绩等方面对线下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考查;期末成绩作为教学质量评估的定量指标,

可以增强评估的客观性;专家意见与调查反馈主要从教学专家和学生

课题

的视角对“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效果发挥情况进行评估,可以增强教学质量评估的全面性。

表1“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指标体系

评估目标A

一级指标B二级指标C课前预习完成率C1线上课堂质量B1

课前作业成绩C2课前交流质量C3课堂活跃度C4线下课堂质量B2

课堂互动效果C5课后作业成绩C“线上+线下”

6融合教学质量

成绩平均值C7评估

期末成绩B3

成绩方差C8优良率C9组织是否灵活C10专家意见B4

讲授是否清晰C11知识密度C12调查反馈B5

学生接受度C13学生满意率C14四、“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指标体系的权重分配常用的指标体系赋权方法包含AHP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组合赋权法等,其中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主要用于指标数据量较大的情况。考虑到

上+线下”

融合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数据量较小而且包含大量定性评价指标,所以本文选择AHP层次分析法作为主要赋权方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T.Process,AHP)是美国匹法,L.该Saaty方法采于用20定世性纪与定70量年相代结提合的方式出兹堡的一大学种处系运理统筹学各分专家种析方决策因素,具有系统、灵活、简洁的优点,因而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思想是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将要求达到的目标分解为多个组成因素,

并按因素间的隶属关系将其层次化,组成一个层次结构模型,然后按层分析,将同一层次中各因素相对于其上一层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权重判断矩阵。最终获得最低层因素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的重要性权值,

或进行优劣性排序[3-4]。本文用AHP方法求取了表1中指标体系

的综合权值,具体步骤如下:其上一Step1层因:采素用的重1-9要性标度进行法对两两同一比较层次,构中造各因权重素判相断对矩于

阵,对重要性程度进行赋值。针对建立的指标体系共构建了A,B1具体计算结果:

-B5共计6个权重判断矩阵,如下-83-.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线院校治理

杉山山山山山1/33

煽衫衫衫山衫杉山煽衫A=山衫山衫山衫山山衫山山衫山山1衫山山山33

1

31

1/31/31/331

衫衫衫衫山山山山山3

11/31

衫衫衫衫衫衫衫1/31/31

331

衫衫衫衫衫闪

衫衫闪

杉山1/31/3

1

7

53

B1=

山山山山山1

11

杉山

B=山煽山衫山3

1/5衫2山11/31/51/7

衫山衫山衫山衫山衫山1衫B山1

3

煽山衫3=山1/3

衫山衫山衫山衫山衫删

山衫山1衫删

杉山5

3

1/3

1

衫衫闪1/53

1/3

5

衫衫闪

山煽山衫B山山11/3衫衫4=山山山山山1/3

衫衫B5=

3

11

1/311

衫衫衫衫衫闪

1/31

1

3

的特征Step2向量:求W取=(判w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蓘姿max,其蓡1

所对应

1,…,wn)T

,即为所计算的指标权重。该步计算出的指标权重还需进一步做归一化处理,使得同一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元素的累加和为1,即移n

i=1

wi=1,

根据构建的判断矩阵计算得到各指标的权重结果如下:

WAW=[0.1021,0.2121,0.4437,0.1934,0.0486]B1W=[0.4286,0.4286,0.1429]B2W=[0.1047,0.2583,0.6370]B3W=[0.6506,0.1268,0.2225]B4W=[0.2000,0.2000,0.6000]B5因素Step3=[进行两两:0.7500进行比较一致,0.2500]

时性,难检以验做,由到于人完全们一致对复的杂事量度物的,可各

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为了增强权重评估的可靠性,需要对判断矩阵作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检验的算法为

CR=CIRI其中,CI=姿nmax-1-n,n为矩阵的维数,RI的取值如表

2所示:

表2

RI的取值

维数1234

5

6

7

8

9

RI

0

0

0.580.961.121.241.321.411.45

若CR<0.1,则认为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要求,经计算以上矩阵均符合一致性要求。

综合一Step4、二:级计指标算二的级相指标对权相重对,于可评估以得目到标二的级综指标合权的重综。合权重值,假如依前述方法求得的一级指标权重向量为-84-

课题

WAiw=(w1,w2,w3,…,wi,…,wn)

i为一级指标i在准则层的相对权重值。设第k个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权重为

WBkj则一=(级wBk1,wBk2,wBk3,…,wBki,…,wBkn)

指标i下的二级指标j的权重即为WAiBij代入=求解WAi·WBij

可得,WAiBij0.0222,0.0548,0.1351,0.2887=[0.0438,0.0563,0.0438,0.0987,0.0146,0.0387,

0.0387,

各指标,在0.1160总排,序0.03中所占,0.0121的份额]。从比重计,

例算如结W果可以看出A3B31代表的是期末成绩平均值(C7)指标,其权重值0.2887,说明期末成绩的平均值在所有指标中重要性最大,

这主要是考虑到期末成绩是进行教学质量评估最重要的定量指标

之一,可信度较大。

五、结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针对“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质量评估问题,在遵循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从线上教学阶段、线下教学阶段、期末考核、专家建议、学生反馈五个层面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并应用AHP方法计算了各二级指标的综合权重。目前,该教学质量评估模型已在我校

“测试技术基础课程”“试验鉴定骨干培训”等课程或者班次中进行了初步实践,由于课程的主体内容有所差异,

不同课程中线上、线下教学阶段的重要性程度也有所区别,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根据课程特点对指标的内容和权重进行合理调整,以达到最佳的评估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强,高飞,陈云.线上教学在院校的应用模式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1(11):149-152.

[2]陈立云“.互联网+”翻转课堂对比传统课堂模式对会计实务教学影响的实践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53)]:严220-222.

春燕.基于AHP的“MOOC+翻转课堂”

学习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电子商务,2018(12):77-79.

[4]杨陈哲,常能,宋磊.基于AHP的PBL教学方法在不同类型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对比

[J].西部素质教育,2020(9):194-196.

因编辑栗国花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