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制度为经济困难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辩护权利保障。申请条件包括经济困难、公诉案件、被害人、自诉案件等。法律援助对象为我国公民和特殊案件当事人。一般条件为经济困难、无力支付费用且需保障合法权益的公民。特殊条件包括残疾人、未成年人、外国籍被告人等。申请法律援助需满足严格要求,不符合条件将无法获得批准。
法律分析
一、法律援助需满足的条件有哪些
在现实情况中,会出现一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为某些原因而没有聘请律师,为了保障他们的获得辩护的权利,法律规定的法律援助制度。
刑事诉讼规定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情形有: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二)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为被告人制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
(三)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四)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二、法律援助的对象有哪些
根据有关规定,我国法律援助的对象是我国公民和符合一定条件的外国公民,即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法律援助的条件可分为一般条件和特殊条件。
(一)一般条件。确因经济困难(以当地部门规定的最低生活标准为准),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并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需要帮助的我国公民,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二)特殊条件。主要指刑事案件被控一方获得法律援助应具备的特殊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肓、聋、哑和未成年人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告人可能被处判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律师的;
(2)其他残疾人、老年人为刑事被告人或嫌疑人,因经济困难没有能力聘请辩护律师的;
(3)刑事案件中外国籍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指定律师辩护的。
虽然我国有法律援助的制度,但要申请获得法律援助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首先对于申请的条件有严格的要求,其次在申请对象上面,有关法律中也有明确的要求。若是不符合规定的条件,就算申请了法律援助,最终也是无法获得批准,而要想有辩护人,就只能自己委托律师了。
结语
法律援助的条件包括经济困难、未聘请律师等情况。我国法律援助对象为我国公民和符合条件的外国公民。申请法律援助并不容易,需满足严格的要求。若不符合条件,即使申请法律援助也难获批准。因此,自行委托律师成为唯一选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第四章 律师的业务和权利、义务 第四十二条 律师、律师事务所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服务,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第五章 律师协会 第四十三条 律师协会是社会团体法人,是律师的自律性组织。
全国设立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地方律师协会,设区的市根据需要可以设立地方律师协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第四章 律师的业务和权利、义务 第四十一条 曾经担任法官、检察官的律师,从人民、人民离任后二年内,不得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