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角形的性质教案优秀

三角形的性质教案优秀

来源:九壹网

  教学目标

  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运用等腰三角行的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3)发展合情推理,培养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归纳,经历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过程,体会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逐渐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中进一步树立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体验学习的。快乐.

  (3)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4、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发现和应用.

  5、教学难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

  教学过程

  (交互式白板使用功能)

  1、情境创设

  问题:地震过后,同学用下面方法检测教室的房梁是否水平:在等腰直角三角板斜边中点绑一条线绳,线绳的另一端悬挂一个铅锤。把三角板斜边紧贴在横梁上。这就能检查横梁是否水平,你知道为什么吗?1。提出问题。

  2、演示课件(1):介绍方法,设下悬念,引出课题。思考作答;

  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激发学生思考,设置悬念,激活学习所必需的'先前经验,唤起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课件演示检测方法:旋转“房梁和三角板”,保持铅垂线不动,判断房梁是否水平。演示可能的情况,给学生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动手操作

  (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对折,并剪下阴影部分(教科书图12.3—1),再把它展开,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2)上述过程中得到的

  问题(1):△ABC有什么特点?

  问题(2):除了以上方法,还可以怎样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发出指令引导学生操作;画图介绍腰、底、顶角、底角。

  问题(3)让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介绍自己的想法

  要关注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动手操作,观察。讨论、回答问题给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