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真实姓名签署的合同是否有效?

真实姓名签署的合同是否有效?

来源:九壹网

签假名字的合同有效性需综合考虑原因、目的和履行情况,不能一概而论。若用假名字保护隐私且主要义务履行完毕,合同一般有效。若用假名字欺诈对方,合同无效或可撤销,可请求损害赔偿。故意用假名字签订合同给受害方经济损失,可报警或起诉,除赔偿损失外,符合刑事立案标准者还将受刑事处罚。

法律分析

对于签假名字的合同是否有效,需要该行为的原因、目的以及合同的履行情况综合进行判断,而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在实践中,当事人选择签合同时用假名字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如果这时候合同双方已经将主要义务履行完毕,那么一般认为合同是有效的。

但是,如果签合同时用假名字是为了欺诈对方,有不正当的目的,那么,一般认为合同是无效或者可撤销的,给当事人造成损害的,还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故意用假名字签订的合同,给受害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受害方可以报警处理或者直接起诉到人民,根据给受害方造成损失的情况,除了赔偿受害方的经济损失外,达到刑事立案标准的,还要追究合同诈骗罪,予以刑事处罚。

拓展延伸

真实姓名签署的合同是否具备法律效力?

根据法律规定,真实姓名签署的合同是具备法律效力的。合同的法律效力取决于签署人的真实意愿和合法性。在合同签署过程中,双方必须明确表达意愿,并提供真实的身份信息。只有当签署人使用真实姓名并具备签署合同的法定资格时,合同才能被认为是有效的。如果签署人使用虚假身份信息或者没有签署合同的资格,合同可能会被视为无效。因此,确保真实姓名签署的合同具备法律效力是维护合同双方权益的重要保障。

结语

合同的有效性应该根据签假名字的原因、目的和合同履行情况综合判断,而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使用假名字是为了保护隐私,并且合同双方已经履行了主要义务,那么合同一般被认为是有效的。但是,如果使用假名字是为了欺诈对方或者有不正当的目的,那么合同可能被视为无效或可撤销的,并且受害方可以要求损害赔偿。如果故意使用假名字签订合同给受害方造成经济损失,受害方可以报警或起诉,并根据损失情况要求经济赔偿,甚至追究合同诈骗罪的刑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确保真实姓名签署的合同具备法律效力是维护合同双方权益的重要保障。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