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父母是法定责任和义务,不履行将承担法律责任。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老年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了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以及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赡养人应履行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义务,配偶应协助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将面临法律追责。
法律分析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赡养父母既是法定的责任,也是一种也是要履行的义务,子女不赡养父母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与子女】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禁止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
《老年益保障法》
第十四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拓展延伸
赡养父母的法律规定与道德约束
赡养父母的法律规定与道德约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从法律角度来看,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明确了子女对于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这些法律规定通常包括经济上的赡养义务和照顾父母的责任。然而,道德约束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道德约束强调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尊重、关爱和支持,并不仅仅局限于法律规定的范围。道德约束是社会共识的体现,它提醒着人们要尽最大努力履行赡养父母的责任。因此,赡养父母的问题不仅仅是法律义务,更是一种道德责任,需要子女们积极履行,以维系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
结语
赡养父母的法律规定与道德约束是社会议题。法律规定明确了子女对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包括经济上的赡养和照顾父母。道德约束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重、关爱和支持,不仅仅局限于法律范围。赡养父母既是法定责任,也是一种道德责任,需要子女们积极履行,以维系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三条 老年人与配偶有相互扶养的义务。
由兄、姐扶养的弟、妹成年后,有负担能力的,对年老无赡养人的兄、姐有扶养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四条 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五条 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
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承担照料责任;不能亲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愿委托他人或者养老机构等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