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给予树》教案

来源:九壹网

  教材分析:

  课文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不同于生活中的“阅读”,它承载着识字学词、训练语言、积累语感、习得读法、陶冶情操等教育任务,因此,本设计力图追求阅读课的教学意义,注重识字、写字教学,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创设多种情境,引导学生披文入境,在对内容的理解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在语言的训练中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给予、试探、心意、祝福、心意”等词语;

  2、读懂课文,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话题:

  为了消除大家的紧第心情,我们先找个话题聊聊好吗?:这个月的25号就是圣诞节了,你们最想得到什么礼物?或最想买些什么礼物送给谁呢???

  生:

  师:相机点评。人们之间相送礼物,表达心中的情感,圣诞节真是一个快乐的日子啊。

  师:上课铃声响,我们正式上课,好吗?示意同学们坐好。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圣诞树上挂着许多心愿卡,你认识上面的字吗?(课件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师:(板书:给予)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这个词语。

  请三个学生读。

  齐读:给予

  师:很好,大家都能把这个带有多音字的词语读准确。谁愿意来告诉老师这个词语的意思?

  生:、“给予”是帮助,送的意思

  师;(板书:树)那“给予树”又是什么呢?

  生:在圣诞树上面挂上反映孩子心愿的卡片,用这样种方法来请求别人的赞助,这样的树,就叫给予树师画后贴上卡片

  师:这就是

  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不识字不能读通课文,而“读通”课文是阅读学习的根本,本固才能枝繁叶茂。因此,从新课导入时就开始学认生字新词,且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在不同阶段将一些词语随文而学,这样,既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还能有机、多变地让学生读相关的课文,把课文读通、读熟,在整体感知中培养语感。

  二.分析课文,体味人性美

  师:真棒,看来上节课大家都听得很认真。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31课,上节课我们还留了一道思考题:小主人公金吉娅拿着妈妈辛辛苦苦攒的二十美元在商场里为家人选购礼物时,她看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呢?想好的同学举手来看看,看来回家认真思考的同学可真不少啊。。你来说说。其它同学打开课文一起来看看。

  生:他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师:从你的回答中我们读懂了一个小女孩的心愿。那就是::

  生: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多媒体出示

  师:“一直盼望”什么意思,可以看出什么?

  生:非常希望,可以看出她想得时间很久了

  师引说:是啊一直盼望也就是白天,小女孩一个人孤零零的时候,她盼望着有个洋娃娃和她一起

  生:玩耍。

  师:晚上,面对黑漆漆的屋子,她盼望着有个洋娃娃和她一起

  生:睡觉

  师:小女孩每时每刻都在盼望着拥有一个……

  生: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师:所以说……她读……

  生: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师:“金吉娅”,知道小女孩的心愿后,心里想些什么?

  生:小女孩很可怜,我要帮助她

  师:于是她怎么做呢?

  生:于是,她取下卡片,买了洋……

  师:多么善良,有同情心的孩子呀。板书:善良同情

  师:你很会提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金吉娅的内心世界。请一位同学来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描写金吉娅的句子。请你来。

  生读

  师:划出描写金吉娅的句子了吗?你来说。

  生: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多媒体出示句子。

  师:知道什么是沉默不语吗?不用举手,我们来表演表演。那我明白了就是不说话,什么也不想吗?

  生:不是,应该是什么都不说,但心里在想事情。

  师:那沉默不语的金吉娅心里在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1~3自然段想一想。。。同桌说说(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

  师:沉默不语的金吉娅究竟在想些什么?

  生:哥哥姐姐都买了很多很好的礼物,可我只买一些了棒棒糖,他们会不会怪我呢?

  师:心里装着着家人,担心哥哥姐姐的感受。还会想什么?

  生:妈妈会怎么说我呀?会生我的气吗?

  师:想着妈妈,担心妈妈会生气。多体贴的孩子呀。请坐板书“体贴“

  师:透过“沉默不语”我们体会到了金吉娅的内心,带着你们的体会,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相应句子)

  师:那金吉娅的哥哥姐姐此时又是怎么样的心情呢?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

  生:兴高采烈

  师:那些句子可以看出哥哥姐姐兴高采烈的样子?

  生读句子

  师:如果我们与哥哥姐姐兴高采烈的样子对比着读,相信会更能感受到金吉娅沉默不语时的心情。

  男女生合作读

  生:(读相应句子)。

  师:在圣诞节的时候,他给家人买棒棒糖,却给陌生的女孩买了洋娃娃,面对金吉娅的做法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不给家人买好的礼物?

  师:这样体贴家人的金吉娅为什么只给家人买便宜的棒棒糖却给陌生小女孩买洋娃娃呢?孩子们,看你们刚才提的问题多值得思考,多有价值啊!请同学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找找答案,动手划出相关的句子。开始默读时要动脑思考,不要出声。生:(默读。)

  师:,妈妈辛辛苦苦攒的钱,就是要“金吉娅”给哥哥、姐姐买圣诞礼物的啊。为什么她要帮一个连面都没有见过的小女孩吗?如果你就是金吉娅,你确定吗?为什么?

  生:我确定。因为我们家里有哥哥姐姐,会得到许多礼物,而那小女孩什么都没有,所以我一定要帮她实现愿望。

  师:就如金吉娅所说的:多媒体出示句子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没有与课文的句子相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打错了,漏字了。(补充出示“什么都”)多媒体出示句子

  师:老师觉得不加这三个字也挺通顺,挺好的呀,不加,行吗?

  生:不行,少了,说明不了一点儿“都没有”。

  师:加上这三个字说明什么?

  生:说明小女孩一丁点儿,一丝一毫都没有。

  师:上课前,我们聊了,圣诞节的大家会互送礼物,孩子们都沉浸在快乐中。可这个小女孩呢?她却什么都没有。你们想想,她没有什么?

  生:没有人关心她。

  生:没有人爱。

  生:没有礼物。

  师: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在金吉娅的眼里,她什么都没有。谁再来读读这段话。

  生:读“可是……没有。”

  师:是啊,什么都没有,一无所有!谁还想来读?

  生:读“可是……没有。”

  师:是啊,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呀,在圣诞节的前夕,她一无所有。

  师:所以金吉娅下定决心给家人给买,

  生:棒棒糖。

  师:给陌生小女孩买

  生:洋娃娃

  师:多么善良,多么仁爱的金吉娅啊。板书:善良仁爱

  此时,金吉娅为什么只给家人买棒棒糖,而给陌生的小女孩买洋娃娃,我们明白了,孩子们,金吉娅送给小女孩的仅仅只是一个洋娃娃吗?他还送给她什么?

  生:善良、仁爱、同情、体贴

  生:关爱

  生:爱心……

  师:说的多好,如果我是金吉娅的妈妈,我伤心过,我生气过。可是现在也明白了。所以读。。。多媒体出示句子

  生: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

  师:你能根据妈妈此时的心情来填写吗?多媒体出示句子:我_____极了,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

  生:感动,激动,高兴,自豪、兴奋……

  师:复杂的情感化成了妈妈的一个动作……

  生: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

  师:因为……

  生:多媒体出示句子这个圣诞金吉娅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

  师:作为哥哥的你,此时你也会————(男生读句子)

  师:作为姐姐的你,此时你也会————(女生读句子)

  师: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回味给予树上所呈现出的人性最美的东西。

  生:……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多次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置身其中受到感染。这其间,既有想象力的培养,又有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既有分析能力、朗读能力的提高,又有高尚情感价值观的渗透,其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水乳交融。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这时的你觉得这棵给予树它还可以叫什么树?(爱心树、关爱树)

  2、同学们金吉娅的爱是洋娃娃,棒棒糖,在你们的生活中,爱还是什么?

  生:爱是一杯热茶

  生:爱是给爷爷奶奶捶背

  生:爱是帮助有困难的人……

  师:爱可以有许多,请大家读读这首小诗

  多媒体出示句子:爱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爱是一句有善的讲话

  爱是炎炎夏日一缕清凉的风

  爱是寒冷严冬一杯温热的茶

  爱是瓢泼大雨中一把小花伞

  爱是公交车上的一次让座

  爱是困难中的一句鼓励

  3(多媒体出示)小练笔:我要替那个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

  师:听,圣诞的音乐敲响了,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让那个陌生的小女孩如愿以偿地得到了洋娃娃,那么她又会对金吉娅说些什么呢?

  生:谢谢你,金吉娅,谢谢你的洋娃娃。

  生:谢谢你,金吉娅,谢谢你送给我的爱。

  生:谢谢你,金吉娅,谢谢你帮我完成了我心中的梦想。

  4、总结:作家雨果说过:“善良是历史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孩子们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主题是“爱的奉献”,结尾处设计的教学环节,意在通过进一步挖掘“给予树”的内涵,带给学生思想的启迪,激起学生向善的情感和爱心。另外,课文中有很多凝练、优美的语言,应让学生吸收、内化,因而设计了口语练习,意在挖掘更大的空间让学生人人参与,从不同角度练习表达、积累语言,体现语文学习的本体目的。同时,这一设计也力图起到进一步理解深化主题的作用。因为文章写的是金吉娅的爱心,而这爱心却与金吉娅充满爱的家庭氛围不无关系。细细品味,母子之爱,手足之爱溢于字里行间,更衬托出金吉娅对陌生人的爱的可贵。因而站在家人的角度讲述金吉娅的故事,为金吉娅的行为感到骄傲,也在情理之中。

  四、作业布置:

  继续完成小练笔

  五、板书设计:

  31.给予树

  援助如愿以偿

  善良同情

  仁爱体贴

  教学反思

  在我们国家,也只有春节能和圣诞节相提并论了。一样的热闹,一样的充满了欢乐。不同的是,在我们国家,小孩子都是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只是不断的得到礼物,但不会有人苛求送出什么。家长也不会让孩子拿着钱跑到超市去买礼品,就更不用提送礼品了。在春节里,得与失是相互的,孩子磕头,大人给压岁钱。超市也不会设计“给予树”这样的慈善创举,只是不停的促销。

  《给予树》这篇课文展示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金吉娅的“给予”不光是礼物,还有同情和爱心。同时,课文中还有几种不易发现的爱,例如,“母子之爱”和“手足之爱”,母亲在家里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仍然给每个孩子钱让他们买圣诞节礼物,这是母子之爱的表现;妈妈听完金吉娅的陈述后,没有责备她,却为她的行为而感动,也是母子之爱的表现。买礼物前,孩子们“希望送出最诚挚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这是手足之爱的表现;买完礼物后,孩子们“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这也是手足之爱的表现。当然,这两种爱,是为金吉娅对陌生人的爱做铺垫的,更衬托出金吉娅对小女孩的爱的可贵。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金吉娅的“给予”行为虽然源于她善良的本性,但和她成长在这样一个“爱”的家庭氛围中也有很大的关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