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论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来源:九壹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电力教育孽 2008年3月上总第108期 论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杨敏恒 摘要:实践教学体系是职业教育内涵的核心,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决定着职业教育的特征,决定 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对于职业教育来说,研究实践教学体系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作者简介:杨敏恒(1 962一),女,湖南永州人,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教育教学管理。 (湖 南永州425006) 职业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设置的职业岗位定 设,改善教学实践环节的实施条件。 向的教育,是一种应用成熟技术,并将成熟技术转化为现实生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分为两种类型建设:一是以实践教学 产力的特殊教育。实践教学环节作为职业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 为主的产学研结合基地;二是以生产经营、推广示范为主的产 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十分重要, 学研结合基地(校办产业)。以教学为主的基地,应根据专业 关系到整体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职业院校构建 人才培养要求,建成服务于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训和专业课 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现职业教 实训及专业劳动的基地,成为训练学生基本专业技能的园地。 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将 校办产业既是产学研结合的经济实体,又是学校进行教学、科 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和生产示范的校内基地。校办产业制定发展规划、安排生产 一 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 与经营活动时,必须考虑发挥其实践教学的功能,为学生参加 实践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理论教学提出的,它不仅仅遵 生产、专业劳动、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 从于传统的职业教育观,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完成知 践教学环节提供必要的条件。 识的传授,而且更加重视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 2,校企联合,建设校外实习基地 体系就是指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 对于一些投入比较大以及一些不可能在校内实训室来完 法,对组成实践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设计,在制定教学计 成的训练项目,则需要依靠生产企业来进行。因此,学校应建 划时,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配置, 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校企联合来完成相关能力的培养。 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教 实践教学形式有企业现场教学、社会调查、课程设计等。许多 学内容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简单的说就是整合各实践教 课程的教学内容直接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以企业的生产 学环节,把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 现场为场景,由现场的生产管理人员讲授,既增强了学生的 虑,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制 感性认识,又缩短了课堂与生产一线的距离。就某一教学内容 定具体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目标的集合体,构建综合实践能力 设计一些课题,让学生就所研究的问题,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 整体培养目标体系,通过各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 究,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校外实践、实 标的实现。实践教学体系具有一定的高新技术含量、实践性比 习基地作为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载体,能够为高职学生提 较强、开放性等特点。 供包括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两方面的实践训练。因此,高职院 二 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校应通过产学合作教育,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 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 3.加强职业资格培训,将职业资格培训与资格认证融为 导,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以优化课程结构为核心, 一体 以教学科研为动力,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实 “一凭多证”制度就是为职校生在校期间进行上岗前的 践教学为重点,以基地建设为保障,以体现出职业教育的职业 职业培训,使之具有的某种职业岗位工作的能力 为实 性、技术性、应用性、适应性等特色,凸显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现就业导向,必须实现职业院校推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 的素质、知识、技能并重的特点。 的互通。 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明确提出: “部分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中专职业学校和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的基本条件。如缺乏 高等职业学校开设的主体专业,经劳动保障和教育行政部门认 必要的设备设施,实验、实训开展不了,就谈不上实践教学 定,其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可视同职业技能鉴定合 的实施,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必须根据专业开设的情况及专业 格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因此,职业院校应当确立参照 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切实加强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 职业技能鉴定的标准确定实训教学内容。在学生经过技能训练 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电力教育 2008年3月上总第108期 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后,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或者组织技能鉴 产第一线,提高职业实践能力。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 定,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与本专业技能相适应的全国职 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 业资格考试并获合格证书。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与普通教育不 关键。 同,由于职业教育特定的能力培养要求,应当将职业资格证书 与毕业证书挂钩,使毕业生真正成为既有学历证书,又有职业 资格证书的技术应用性人才。 4.加强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管理 三、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1.构建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必须与学制和课程改革相 配套 职业教育计划一般均包括4个组成部分:教育方法或教学 科学、规范化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是实践教学质量的保 方法;专业教育或基础教育;学科课程或课程学习;教学实践 证。只有加强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管理,才能确保实践教学各项 或实践经验。因此在学制安排及课程设置上要体现以上内容。 措施的落实和运行。 首先要完善组织管理机构,这是实践教行的组织保 证。明确管理体系的相应职责,教务部门代表学院对实践教学 进行宏观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各专业教研室作 为职业院校的一级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实践教学工作,承担实 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工作。 二是加强实践教学计划管理。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科学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并将其列入培养计划之中;确定专业技能规 范,制定专业实践教学大纲;严格按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大纲 的要求安排各个环节的实践教学工作。 三是严格实践教行管理。实践教学应设专门负责 人,负责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和组织工作。每个实践教学 环节的实施都应建立指导小组,根据实习大纲,做出合理的实 习计划安排,确定实习地点,负责对学生的实习指导和实习期 间的学生管理及实习成绩的考核。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应做到六 个落实:计划落实、大纲落实、指导教师落实、经费落实、场 所落实和考核落实。 四是重视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各实践教学环节,要根据 其教学目的、内容和技fl ̄iJI.I练项目的基本要求,合理制定出各 实践教学的成绩考核办法,通过科学的评价和考核,促使实践 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并建立督导制度, 加强对各实践教学环节实施过程的督查,以保证各实践教学环 节的实施。 五是注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管理。要抓住改革的有 利时机,改革和完善实验室管理和管理办法,克服实验室 分散、小而全、利用率低等弊端,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益, 使校内实习基地能满足多种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在校外基地 建设上,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主动 出击,服务社会,通过协议(合同)形式,建立相对稳定的综合 性、专业性、产学研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 六是加强实践教学制度管理。职业院校在加强实践教学 工作方面应系统地制定实践教学管理文件,同时结合实践教学 的共性和不同专业的特殊要求,制定各专业加强实践教学规章 制度,并严格执行。 5.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加以体现,而实 践教学要达到其应有的质量标准,离不开一支“双师型”素质 教师队伍的支撑。强化专任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的 实践能力。学校要明确规定每一位专业教师必须掌握至少一项 职业技能。每学期都派教师到企业参加职业实践锻炼,深入生 回 同时要加大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训练的比重,使学术性与职业 性走向更高层次的统合。 2.增加实践教学发展的空间 实践教学应向课程多样化和微型化相结合发展。多样化 是指在课时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增加实践课程门类。微型化是 指尽量压缩每门课程的学时,可以考虑把一部分的实践课程设 置为选修课,增加了课时的灵活度,实现由传统教学到专业培 养的过渡。 5.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采用分层积累递进式训练,遵循“实践一理论一实践” 的认识过程,使实践训练、理论学习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 杂,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使教学形成有层次、有内在联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4.学校教育必须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建立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学校还应加强与社会、企 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通过建立职业岗位能力考核点,引 进或聘请技术力量,保证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有效运 行。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必要补充,是在课堂教 学计划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走向社会,把学校教育 与社会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的社 会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生动有效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已经日 益显示出它在青年学生思想教育、专业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 完善等诸多方面的作用和功能。 总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由职业教育的性质所界 定,也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格局的更高要求,其 目的就是改变职业教育长期理论脱离实际的教学状况,加强对 学生实践能力、适应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 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俞仲文,刘守义,朱方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 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俞仲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研究[M】.广州:广东科技 出版社,2005. [3】程宜康,李平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黑 龙江高教研究,2002,(5) [4】朱方来.高职高专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 (9). [5】张玉平.浅谈研究型大学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 室研究与探索,200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