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学习目标】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学习模块】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学什么?
发展“两弹一星”战略的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 敌视中国;②60年代 关系也急剧恶化;③ 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④中国面对恶劣的国际环境,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成就和影响:
时间 成就 影响 ①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的垄断;②加强19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了中国的 力量;③掌握核技术,和平利用核能。 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19 导弹试验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 1970 卫星 发射成功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个掌握载人 1999、2007 载人航天、太空行走 航天技术的国家;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 带动中国其它行业的发展。 怎么学?
请同学们注意,“两弹一星”中的“两弹”不是原子弹与氢弹,而是原子弹与导弹,“两弹一星”是针对当时美苏等国对核武器与空间技术的垄断而提出来的。 学会了吗?
“两弹一星”是指( )
A. 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B. 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的国防力量 中国开始进入 时代。 打破美苏对 技术的垄断,加强了中国C. 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D. 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学什么?
研究过程:上世纪六十年代 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选育出新品种—— 2001年他获中国国家最高奖——
影响: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 。不仅大大提高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 。袁隆平因此享有很高的 声誉。 怎么学?
请同学们在学习本子目时注意,三个自然节主旨不同。第一节是背景,第二节是过程,第三节是影响。 学会了吗?
袁隆平的科技成就产生的影响,最主要是
A. 第一个选育出杂交水稻优质品种 B. 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C.杂交稻解决国人吃饭和世界粮食问题 D.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领域 计算机 成就 1983年第一台每秒亿次算机 前列,加速国家 化发展 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生物技术 人类基因研究 【合作探究】
1、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的研究,积极从事国内、国际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给人们的印象,与农民几乎没有两样,即使有很高的国际、国内声誉,依然保持原来的风格。从中我们应学习他的哪些精神? 2、建国以来科技发展的原因
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贡献 开辟人工合成 时代 影响 中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居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