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端午日课文

端午日课文

来源:九壹网


十一 端午日

沈从文

(1)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 ( 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 ) 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2)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

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3)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课文•注解〗

① 节选自《沈从文小说选•边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有改动。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

② 雄黄:一种矿物,成分是硫化砷,橘黄色,有光泽。

③ 峒:念(dòng)

④ 吊脚楼:又称吊楼。这里指后用支柱架在水面上的房屋。

⑤ 梁红玉南宋女将,建炎四年(1130)与丈夫韩世忠在黄天荡阻击金兵,她击鼓助战。

⑥ 鹳:念(guàn)

〖探究•练习〗

(一)作者说:“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的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如果你也在场,甚至你就是龙船上的一员,你会有什么联想?有什么感受?

(二)(二)课文写桨手、带头的、鼓手、锣手赛船时的外貌和动作,运用了哪些准确而生动的词语?请把这些词语圈点出来,体会这些词语对表达赛船的场面的作用。

(三) 你能说出除了赛龙船,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吗?你喜欢哪些习俗?为什么?问问长者,端午节赛龙船的习俗是从何而来的。

(四)在熟读“每只船可坐12个…的种种情形”一段文字的基础上,向家人有声有色地描述划龙舟的生动场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