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6期(总第67期)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06年6月 NO.6 Academic Periodical of Farm Products Processing ;===ml lr,, i,,i口日== Jun. 文章编号:1671—9646(2006)06—0076—03 牛蒡的贮藏与 ̄jn-r- 白桂芬 (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郑州450005) 关键词苎 简手 绍 量鉴堡含有的人体所需主要营养成分及其适时采收,并对牛蒡的贮藏保鲜与产品加工进行了论述。:牛蒡;贮藏保鲜;加工 中圈分类号:TS205.9 文献标志码:A Preservation and Processing of Burdock Bai Guffen (Zhengzh叫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Zhengzh0ll 450005,China) 埘删北:This paper presented that tuberou岛m0t of burdock c0ntains the main nutriem c0mp0nent needed tn the humaJ1 body,明d the Cltlf。of timely collection・The paper discussed the preserving freshness and proeeBsing teehn0 of burdock. Key words:burdock;preserving freshness;processing 0引言 2牛蒡的贮藏与保鲜 牛蒡(学名Arctium lappaL.)属菊科牛蒡属,为菊 采收后的牛蒡根仍是一个活体,含有丰富的纤维 科二年生草本植物。 《中药大辞典》记载,牛蒡性 组织,极易老化,一般贮藏条件容易发芽,内部组织 温、味甘、无毒,有清热解毒祛湿、健脾开胃通便和 也易变软,因而失去食用价值。通常采用低温保湿贮 滋阴补肾益气之功效。我国原有牛蒡呈野生状态,只 藏法或堆藏法。 作为药用。近年来从日本引进牛蒡栽培品种,并作为 2.1低温保湿贮藏法 优良的蔬菜种类,栽培区域主要在山东、江苏和河南 把采收后的牛蒡根去尖、洗净、晾干,然后装入 等地,牛蒡也由此从药用向食用转变。牛蒡属菊科中 0.05 mm厚的PVC保鲜袋中密封,贮于冷库中,置 的稀特蔬菜,作为药食两用蔬菜,营养价值极高,食 于0-5 oC的环境条件下,冷藏陈化30~120 d,陈化 用部分主要是肥大的肉质根。肉质呈灰白色。据分 期库内0z含量为0.9%~1.9%,CO 含量为0.9% 析,100 g鲜牛蒡根中含有蛋白质4.7 g,粗纤维2.4 g,钙242 mg,磷61.0 mg,铁7.6 mg,胡萝卜素 1.3%,相对湿度为70%-90%。用陈化后的牛蒡进 行加工,可提升其切片加工的品质。 390.0 mg,VB1 10.02 mg,VB2 22.29 mg,VC 25.0 2.2堆藏法 mg。其中胡萝卜素含量比胡萝卜高150倍,蛋白质 可选用地势较高且干燥、阴凉的地块,挖坑,把 和钙的含量为根茎类之首。由于牛蒡风味独特,具有 整理好的牛蒡根埋人沙中,上覆塑料薄膜,保持一定 良好的保健作用,经常食用对高疵压、高疵脂和糖尿 湿度,可贮藏数个月。 病等有显著疗效,因此对牛蒡的推广食用日渐引起人 们的关注。 3牛蒡的加工工艺 1牛蒡的采收期 3.1牛蒡茶 牛蒡的收获期很长,在产品长至一定大小后3.1.1牛蒡茶的工艺流程 ’,可 根据市场行情随时采收上市,采收前应保持土壤干 原料精选一清洗一去皮洗净一护色一吹风切片一二次护 色_+二次吹风一入炉烘烤一调温控温一出炉一冷却一粉碎一检 燥。如果市场行情不好,可在地里继续生长。一般品 验一包装。 种在地里生长贮藏可达1个月左右。在晚秋成熟的牛 3.1.2操作要点 蒡,可在地内贮藏。直至翌年春季,随时上市,随时 收挖。 选择无病虫害、无变质的新鲜牛蒡直根作原料。 剔除牛蒡须根和泥土等杂质,放人清水池浸泡 收稿日期:2006—05—24 作者简介:白桂芬(1957一),女,河南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产品加-E。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第6期 白桂芬:牛蒡的贮藏与加1二 30 min左右进行冲洗,并用不锈钢刀刮净牛蒡表皮, 迅速放入清水中洗净,然后置于质量分数为1%的亚 硫酸氢钠护色液中进行护色处理。初次护色后的牛蒡 进入吹风装置,然后用不锈钢刀将牛蒡切成厚度为 1.5~2.5 mm的椭圆形片,把切好的牛蒡片再放入二 次护色液中,捞出后吹干。将吹干后的牛蒡片送入烘 烤炉内进行烘烤,调温范围为150—180 oC,烘烤2— 3 h,待牛蒡片变为中间呈白色,周围为淡咖啡色时 出炉冷却,然后将牛蒡片粉碎为l0—20目的颗粒, 3.4牛蒡糖脯 3.4.1 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一清洗一去皮一护色一切片一保脆一糖渍一干 燥一包装一检验一成品。 3.4.2操作要点 选择新鲜质好的牛蒡直根,在清水中洗净后用不 锈钢刀刮去外皮。将去皮后的牛蒡立即放入护色液 (选用柠檬酸调节pH值为4,亚硫酸氢钠浓度为300 mg/L的护色液)中护色。用清水冲洗牛蒡后放入100 用滤袋包装成冲泡式牛蒡茶,每包质量为4 g,再用 纸盒包装入库。 3.2牛蒡速溶茶 3.2.1工艺流程 牛蒡鲜品一挑选、清洗一提取原液一离心过滤一真空浓 缩一配料一保温一喷雾干燥一不吸湿包装一成品。 3.2.2操作要点 选择无病害、无变质的优质新鲜牛蒡,剔除杂质 后放入水池中,用流水清洗干净。将清洗干净的牛蒡 切块放入不锈钢加层锅中,加水(料水比例1:3) 煮沸后保持4 h,提取第1次原液;再加入水(料水 比例1:2),加热煮沸4 h并提取第2次原液。将两 次原液混合,经离心过滤机过滤。当真空浓缩罐的真 空度达到86.7 kPa时,把过滤好的原液置于罐中进 行浓缩,浓缩至80 Bx。在浓缩液中加入50%白砂糖 和1%干燥助剂糊精粉,搅拌充分溶解,配成浓度 150 Bx后,加热升温至50~60。I=。采用高压喷雾设 备进行干燥,进料温度50—60℃,高压泵工作压为 17.64 MPa,进风温度120 ,排风温度75—78℃。 干燥后的牛蒡速溶茶迅速冷却,先用聚丙烯复合袋不 吸湿包装,然后用纸盒包装。 3.3腌渍牛蒡菜 3.3.1 工艺流程 原料处理一清洗一去皮一护色一腌渍一切丝一包装一成 品。 3.3.2操作要点 将鲜牛蒡去杂质,洗净泥沙,用不锈钢刀切去两 端,刮去表皮后迅速放入清水中洗净。将洗净的牛蒡 放入体积分数为2.5%~3%的柠檬酸溶液中进行护色 处理,要将牛蒡完全浸没30 min,把护色后的牛蒡 用清水冲洗后放入缸中,装缸腌制时放一层牛蒡撒一 层盐(牛蒡:食盐为5:1 7:1),至容器80%满时, 注入饱和盐水浸没牛蒡(盐水中加体积分数为2.5% 一3%柠檬酸),最后加盖盖严。牛蒡腌渍20 d左右, 可取出用清净盐水洗净。如咸味太重,可适当用淡盐 水脱盐,取出切丝。将按要求切好的牛蒡丝用塑料袋 包装即可上市销售。 另外,还可在此基础上加工成不同风味的牛蒡 菜,如麻辣风味、香辣风味和甜辣风味等。 热水中煮沸3 min后,取出放入冷水中冷却,用不 锈钢刀切成0.5 em厚的薄片。将切好的牛蒡片放入 质量分数为0_3%的乳酸钙固化液中浸泡4 h后,用 清水洗 牛蒡片表面残留液。采用真空浸糖方法,分 二次浸糖。第1次配成质量分数为30%的糖液,加 入0.2%的柠檬酸和0.05%的山梨酸钾,糖液加热煮 沸,加入牛蒡片,放入真空器中,真空度为 0,08 0.09 MPa,保温30 min,去真空常压浸泡6 h, 沥去糖液。第2次用质量分数为45%的糖液,加入 柠檬酸0.4%,山梨酸钾0.05%,其他方法同第1次。 将浸糖后的牛蒡片沥去多余的糖液,置于烘盘 上,放入烘箱进行干燥。在50~60℃温度下干燥 14—16 h。在干燥期间使用分段升温法,使含糖量降 为16%一20%。将干燥好的产品冷却到常温,立即用 复合塑料袋装袋,密封,库存。 3.5牛蒡罐头 3.5.1 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一预处理一切分一烫漂一装罐一灌汤汁一排气、 密封一杀菌一保温检验一成品。 3.5.2操作要点 选择新鲜、完整和无病虫的牛蒡清洗、去皮后, 迅速投入护色液中进行护色处理,护色液为质量分数 0.1%一0.2%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护色30 min后,将 牛蒡冲洗净,切成长3.5—4 em,宽1.5~2 cm的长方 块,迅速放入护色液中浸泡30 min,护色液为质量 分数0.05%的VC,0.3%的柠檬酸,0.1%的氯化钙 溶液。牛蒡块经冲洗后,放入100。I二沸水中漂烫 3 min捞出,快速投入冷水中冷却。牛蒡块控水后整 齐竖放在干净的空罐内,装量要准确。把配好的汤汁 (汤汁可根据需要进行配方设计)煮沸、过滤后保温 备用,趁热灌装,预留顶隙6~8 em。装罐后采用热 力排气,罐中心温度应在80℃以上,趁热封罐(或 采用真空封罐机封罐)。将封罐后的罐头放入杀菌锅 内杀菌,杀菌公式为5~10 min/100 oC。封口罐头在 25℃下保温7~10 d,保温期问需每日检查,剔除不 符合要求的罐头,其他则为成品。 3.6牛蒡饮料 3.6.1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一清洗一去皮一切头一清洗一护色一破碎一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06年第6期 煮一打浆一细磨一调配一均质一脱气一灌装一杀菌一冷却一产 品。 (95 100℃)杀菌(15 25 s)。杀菌完毕,迅速将产 品投入流动水中冷却或喷淋冷却,使温度尽快降至 40℃以下。 3.6.2操作要点 选择采收的新鲜优质牛蒡,用高压水冲洗净牛蒡 表面的泥沙污物,然后用刨刀刨去表皮,立即投入水 中冲洗以防变色,然后切成1~1.5 cm长的块,以利 于粉碎磨浆。把切好的牛蒡块放入沸水中,热烫 10 arin(料水比例为1:1),取出迅速冷却。把热烫 好的牛蒡及汤一起送人打浆机中打浆,然后再用胶体 4小结 牛蒡作为一种特种蔬菜,除了可以直接炒食,以 及加工成茶、罐头、果脯、饮料和牛蒡菜外,还可以 做成牛蒡果酒、牛蒡晶、牛蒡调味酱等产品。随着人 们对牛蒡营养价值研究、认识的不断加深,牛蒡产品 磨磨细,即得牛蒡原汁。 的发展前景将更为广阔。 将粉末状稳定剂拌人白砂糖,加水加热制成糖水 液,然后再将牛蒡原汁与适量的糖水、柠檬酸液、稳 参考文献: 定剂液(0.12%抗酸性CMC和0.06%黄原胶)等其 【l】 张红梅,张玉荣.菊科中的特稀蔬菜[J].特种经济动植 他辅料按一定比例调配,每增加一种原料均须搅拌, 物,2004,36(7):36—37. 最后用水(水要用软水)补加至规定量。将调配好的 【2】 邢成玉.牛蒡茶研究工艺探讨『J】.食品工业,1998 混和液预热至55℃,然后送入高压均质机中进行均 (2):28—29. 质,均质压力为20 MPa左右,通过均质使组织更均 [3 3]刘杰,张可.牛蒡糖脯的研制【J】.食品技术,2003 匀黏稠。将均质后的料液在45℃左右、真空度为 (6):l5—17. 0.06—0.08 MPa下脱气,尽量避免料液氧化和风味变 [4] 乔旭光,张步志,李辉.牛蒡罐头的研制『J].食品科 学。1998(4):24—26. 化。脱气后的半成品用灌装压盖机组定量灌装(也可 『5】 武杰.新型果蔬食品加工工艺与配方【M1.北京:中国轻 人工灌装)并封口,然后送人杀菌釜中加热 工业出版社,1998. (上接第69页) 4结论 3-3产品营养成分的检测分析 对原料和产品进行营养成分检测,详见表2。 (1)通过分析3个常见甘薯品种的营养特性、食 由表2可知,加工产品与原料相比,粗蛋白质、 用品质,无论从营养方面还是食用品质考虑,认为徐 粗纤维等营养成分稍有减少,而灰分、钙成分增加, 薯18号品种是较好的品种,7月底至8月中旬是其 原因是加工中添加无机盐处理。重金属铜、铅、砷含 最好的采集、食用期。 、 量未超标,产品符合企业标准。 (2)从甘薯生长的规律和研究结果可知,在甘薯生 3.4系列产品的调料配方及消费者的接受程度 长中期,可稍加大力度采摘茎尖,对作物产量无影响。 3.4.1 系列产品辅料配方 (3)加工产品与原料相比,其粗蛋白质、粗纤维 糖醋味调料(以30 g计):白砂糖15 g,盐5 g, 等营养成分稍有减少,而灰分、钙成分增加,原因是 味精0.5 g,醋8 mL,花椒油5滴。 加工中添加了无机盐。产品重金属铜、铅、砷含量未 香辣味调料(以30 g计):盐8 g,胡椒粉9 g, 超标,符合企业标准。 五香粉1.5 g,味精0.5 g,蒜粉10 g,鸡精1 g,香 (4)每个消费者依个人口味不同对产品的接受程 油3滴。 度不一样。香辣味的产品评分普遍高于其他口味的产 五香味调料(以30 g计):盐5 g,五香粉15 g, 品评分,说明消费者乐于接受,而其他3种口味的产 蒜粉3 g,胡椒粉2 g,味精0.5 g,鸡精2 g,香油5 品评分几乎无差别,仅存在个体差异。 滴,虾米粉0.5 g。 参考文献: 酸辣味调料(以30 g计):盐5 g,辣椒粉14 g, 味精0.5 g,醋8 mL,虾米粉0.3 g,花椒油5滴,酱 【1l】 许克勇,冯卫华.薯类制品加工工艺与配方【M].北京: 油1 mL。 ・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25—26. 3.4.2消费者的接受程度 【2】 杜连起.甘薯综合加工新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 2ool:lO. 每个消费者依个人口不同对产品的接受程度不一 【3】 贾生平.红薯叶的综合加工【J】.山西食品工业,2002 样。由图4可知,香辣昧的产品评分普遍高于其他产 (2):29—3O. 品,说明消费者乐于接受,而其他3种评分之间几乎 『4] 杜红霞,苗前,刘宾.速冻甘薯茎尖[J].食品科技, 无差别,仅存在个体差异。 200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