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科三笔记整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科三笔记整理

来源:九壹网
一、听力教学1.听力教学模式1)Bottom-upmodel:先做听力技能训练,讲解词汇和语法知识2)Top-DownModel:先激活背景知识,组织学生对要听的内容进行预测3)InteractiveModel:两者都补充4)PWP教学模式:pre:背景介绍、话题讨论while:信息理解与技能训练,泛听主旨,精听细节Post:巩固听力信息和技能5)任务型教学模式:强调听力学习任务的真实性,通过完成真实的听力任务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听完故事后表演,制作宣传画)2.听力教学过程1)Pre:做好听力准备、激发学习动机、激活已有图示(schemata),想学生展示话题、教关键词或句型以及基本技能训练为主要目标:背景知识、图片影像、词汇及问题(预测)、开放性问题、视听手段引导话题讨论2)While:信息理解和技能训练:笔录、排序、信息转换/图文转化/行为表现、泛听(extensive)主旨、精听(intensive)细节3)Post:互动、交流、合作、发展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小组根据细节进行问答、对话/角色扮演/辩论(合作表达能力)、信息扩展/添加后文(推理想象能力)、写作练习(书面表达能力)3.听力基本技能1)Discrimination(phoneme音素,imitate,repeat....)2)Recognizingcommunicatingsignals:circletheinformation,choosetheappropriateinformation,matchtheexplanationswiththeinformation,discuss)3)4)5)6)*7)ListeningforgistListeningforspecificinformation(actout,fillinthediagram,TORF....)Word-guessingInferringandpredictingNote-taking:spotdictation,compounddictation,fillinthediagram/table4.听力教学策略1)培养语感:语音感觉、语意感觉(词汇、句意、语篇衔接与连贯)、感情色彩2)听力习惯:轻松英语氛围、英语授课、听力习惯3)因材施教:不同学生不同要求二、口语教学*1原则:平衡准确性与流利性、以语言意义为中心、发展口语策略、情境化、激励性、激励性、信息沟(gap,学生间交流真实信息)2.教学模式1)PPP:教学过程:Presentation:解释、举例、示范表演Practice:句单位操练、控制性语篇单位的配对或小组练习(机械性、交际性)Production:提供新语境,语言知识和交际技能运用2)TBLT模式:交际会话方式,通过完成完成交际任务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Pre-task:呈现和准备while-task:完成过程Post-task:任务的反思和评估3.教学策略1)听说结合,以听带说2)采用多种口语练习活动3)有效使用交际策略:积极回应、适当借用补白词、迂回策略(释义、使用近义词)、回避策略、求助策略、长我常规程序策略4.教学活动1)控制性/机械性活动:结构化活动:阅读、背诵、模仿、重复(controlledormechanical类交际:以结构为主的对话:编对话、分角色阅读、复述...2)半控制性/机械系活动(semi-):识别:通过询问识别不同的图片或匹配图片发现:通过提问发现故事或图片的顺序,寻找丢失信息重组:A通过询问B进行顺序重组解决:根据火车时刻表提出最佳路线3)开放性或创造性活动(openorcreative):模拟真实情境进行角色扮演、辩论、问卷访谈、小组讨论、即兴演讲等活动三、阅读教学1.原则1)读写结合,以读带写2)泛读与精读结合3)分层阅读:略读-寻读-细读-研读4)不同文体,不同教学方法5)真实阅读,流畅阅读原则2.教学模式1)Top-down:激发学生的知识库和对文章内容的猜测2)Bottom-up:读者从字母到单词到句子,逐个进行解码从而理解全体3)Interactive-compensatory:既强调背景知识、上下文预测的重要性,又不忽视单词、短语的解码能力3.教学过程PWP1)Pre:准备、导入阶段:明确阅读的目的和任务,激发动机,预测内容,介绍背景,语境中呈现新词,扫清阅读和文化障碍2)While:核心环节,信息识别和理解能力的培养都在本阶段完成3)Post:表现评估、策略评估、质量检查、口头或笔头练习、将阅读信息与材料外的信息相连4.阅读基本技能及教学活动1)略读(Skimming):了解文章大意,起始句、段首句、主题句相关信息词2)寻读(scanning):带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寻找答案3)Word-guessing4)Predicting(主题和体裁,结构预测)5)Inferring(言外之意、语气、态度)6)RecognizingtheReferrence四、写作教学1.原则1)模仿与应用性相结合2)重过程与重结果想结合3)写作与听说、阅读有机结合4)学习性写作与交际性写作相结合2.教学模式1)重结果(production):准确性,一稿写作2)重过程(process)3)重内容写作(content)3.教学过程1)Createamotivationtowrite:清楚阐明写作要求和目的,运用课本提供的范文激活学生相关知识2)Brainstorming:集体讨论3)Mapping:记录、整理思绪4)Freewriting:不需要关注太多语法或者拼写问题,培养流利写作能力5)Outlining6)Drafting7)Editing:self/peer-editing8)Revising:教师指导组织和结构9)Proofreading:指出语法错误10)Conferencing:私人交流或全班交流,鼓励4.教学策略1)加强英语语言输入2)加强基础写作训练:释义练习、断句与标点练习、句子模仿与改写练习;短文改错、连贯性训练、连句成文、语篇结构训练、框架写作、文体分类模仿、自由写作训练3)强化英语语言思维5.1)2)3)练习形式控制性写作controlled:抄写、填空、完成句子、句型转换指导性写作guided:段落写作、摘要性写作、基于调查问卷的写作、应用性写作交流性写作expressivewriting:随意性写作、叙述和描述写作五、语音教学1.教学内容1)语音层次:音标教学:听-看-模仿-正音-辨音-拼读读音规则教学2)语流层次:stressesofsentencesRhythms(重轻、长短、快慢)SenseGroupandPause:意群划分和停顿LiaisonandlossofPlosion:连读和失去爆破Intonation2.教学原则:Accuracy,long-termdevelopment,comprehensiveness,pertinence,interest,communication,authenticity3.训练方法发音练习1)Perceptionpractice:minimalpairs,whichorder,sameordifference,oddoneout,completion2)Productionpractice:listenandrepeat,fillinblanks,makeupsentences,usemeaningfulcontext,uesepictures,usetonguetwister重音和语调练习1)useguestures2)Usethevoice3)Usetheblackboard4.语音教学策略手段多样化,材料多样化,让学生接触不同口音,在情境中进行六、词汇教学1.教学内容1)wordmeaning:denotative(conceptual)meaning,connotativemeaning(内涵意义2)Wordinformation3)Wordusage4)Wordstrategies:controllingstrategies,resourcestrategies,cognitivestrategies,memorystrategies2.原则:选择(经常出现,可用于活动,代表性)、系统性、文化性、呈现、运用3.教学模式1)PPT模式:presentation,practice,testing2)TBLT模式:呈现-任务(完成听力、阅读与写作中充分使用单词)-展示作品-评价与练习4.教学方法1)呈现方法:意义、结构和用法、策略呈现2)巩固方法:贴标签,找不同,描述并画图,记忆游戏,单词串烧,宾果游戏,词语联想,找同义词和反义词,词语搭配,归类3)记忆策略:语境记忆,联想记忆(相似、对比和包容联想,话题联想,横向和纵向联想),词典辅助记忆(词典与猜测技巧结合)七、语法教学1.教学内容:languageform/structure(morphology,syntax),languagemeaning,languageuse2.教学原则:系统性,交际性,综合性,激励性,变化性3.教学方法:1)演绎法2)归纳法3)指导发现法4.练习形式1)Mechanical:substitution,transformation2)Meaningful:看图编对话,根据提示翻译句子等3)Communicative:讲故事、情景对话、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5.语法学习策略1)熟练掌握语法结构和规则,适时分类梳理、归纳2)运用口诀法熟记基本语法规则3)通过背诵佳句和格言记忆语法基本形式和结构4)在“读”“写”“用”中学语法5)学会自己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八、语篇教学(discourse)1.分类:会话语篇和段落语篇2.功能及特点:整体性效能,预测性特点,图示化建构3.教学方法:整体教学法、线索教学法、背景知识介绍法、段落提问教学法(主旨、细节、推断型、作者观点型)、讨论教学法:设疑并正确引导九、教学要素分析1.教材分析(P280)2.学情分析1)高中生认知的特点:注意力:趋于成熟,能够把注意和学习的目的联系起来思维能力:从经验水平向理论水平转化,更高抽象概括性,辩证逻辑思维,创造性发展,性和批判性也有发展想象力:有意想象力发展迅速,创造性成分增加和理想的形成记忆力:新的成熟时期,机械记忆仍然起作用,理解记忆运用越来越强2)学生学习需要:学习需要及需要分析: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与期望他们达到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差距需要分析的内容:教学目标,起点分析,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十、教学设计1.原则:目的性、多样性、灵活性(突发)、可习得性、联系性十一、教学目标1.确定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学情体现方式,应具备的核心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思维品质2.目标设定:1)根据单选主题和教学内容设定2)根据学生实际设定3)设定具体的、可操作、可测量的教学目标4)设定过程和结果同意的教学目标3.目标表述1)明确表述形式:知识与技能: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结果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描述学生的心理感受、体验,所采取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2)明确目标行为的主体:以Studentscan开头3)教学目标要具体:课时目标具有可测性,避免笼统地讲培养学生的某种能力,应把教学目标落实到具体的要求或具体某项技能上来,在表述上要尽量行为化,具有外显性和可见性4)要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态度内容(认知成分);情感体验(与一定的态度活动联系在一起),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思想内涵,让学生产生共鸣5)教学目标要梯度化:关注不同程度水平的学生十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确定依据:1)课程标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2)学生学情:认知困境、知识的正负迁移、复杂的教学内容3)教材内容2.突出重点1)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做到主次分明2)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3)板书要突出重点4)针对教学重点布置习题3.突破难点善于引导(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和语言多角度启发学生,引导方法多样)善于联系联想1)联系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讲时代气息引入课堂2)联系学生以前学习并掌握的旧知识3)联系教师自身的学习感悟十三、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依据,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以形象为主题,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1.原则:价值性(实现三维目标)、开放性(自主)、生活性、区别性(学生特点)、趣味性、学科性(本质属性)、品味性2.策略:1)教学设计预设情境:学生认知基础、新知掌握情况、认知能力情况、认同程度及想法、实际可能出现的问题2)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多媒体、活动、语言、问题、生活素材、实物十四、教学过程安排1.Warm-up2.Lead-in:作用:指向、激趣、铺垫注意:简洁性(4-5‘)、针对性、趣味性3.Presentation4.Practice5.ConsolidationandExtension6.SummaryandHomework教学设计案例:一、TeachingContent二、TeachingObjectives:knowledge,ability,emotional三、TeachingKeypoints四、TeachingDifficultPoints五、MajorSteps1.Warm-up2.Lead-in3.Presentation4.Practice5.ConsolidationandExtension6.SummaryandHomework十五、教学方法与技巧1.新课导入方法1)复习导入法: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2)背景知识导入法3)直观导入法4)话题导入法5)故事情节导入法2.语言呈现的方法1)真实情景2)肢体语言3)直观教具4)电教手段(多媒体)5)问答6)故事、游戏、角色扮演7)语言描述法3.课堂提问与反馈技巧1)课堂提问的类型:答案是否唯一:开放性提问&封闭性提问提问者是否知道答案:展示性问题&参考性提问布鲁姆:knowledgequestions&comprehension~&application~&analysis~&synthesis~&evaluation~2)课堂提问的作用引起学生注意提示学习重点巩固课堂教学获取教学反馈加强师生交流3)提问策略(审时度势,注意适时性明确目的,具有针对性循循善诱,注意启发性角度新颖,激发趣味性面向全体,注意广泛性适当肯定,反馈激励性)(1)明确提问目的(2)表述清晰准确(3)问题符合学生语言水平和认知能力,一次一个问题(4)问题有助于重要概念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并寻求最佳答案(5)具有层次性,难易中问题比例要适当(6)把握提问的节奏(顺序具有逻辑性)(7)提问方式应富于变化性(8)留足够的思考时间(9)学生回答后,做出中肯、积极的反馈(10)不能回答时,重新审视问题是否清楚;回答简短,适时追问4.纠错技巧(1)直接纠错(explicitcorrection):机械操练或侧重语言精确输出的练习(2)间接纠错(implicitcorrection):重复法,重述法(先部分肯定,然后用正确语言表述学生表达,不指出错误),强调暗示(重述学生错误表述,并强调错误部分)(3)元语言反馈法(MetalinguisticFeedback):不纠错,对错误进行技术上的分析和描述5.课堂总结:归纳法、理序法、延伸法、讨论法、悬念法、口诀法、首尾呼应法6.作业布置与批改(1)类型:听力、口语、书面、问卷调查、表演(2)原则:量的适中性、难度的层次性、内容的针对性、完成的有效性、形式的多样性(3)批改方式:全批全改、面批面改、自我批改、互批互改十六、课堂管理1.课堂管理策略1)纪律管理策略(最重要)2)指令给予策略:清晰原则、演示原则、检查原则、时机原则、先行组织原则、指令完备原则、起止清楚原则3)活动形式选择策略:展示型-全班活动复述练习、对话练习-配对活动单词游戏、小品表演、访谈-小组活动4)活动方式的多样设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问答式、交流式、探究式、辩论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活动2.课堂中的教师角色:1)指导者Instructor:指导自主学习,自主评价(尊重)2)控制者Controller:进度控制,确保每个学生有平等操练机会,控制活动方向,维护纪律3)评价者Assessor:纠正错误,组织反馈4)组织者Organizer:活动,任务。明确交代任务、使活动开展起来,并及时反馈5)提示者Prompter:学生遇到困难时,提供有帮助的信息,或提示新旧知之间联系的线索6)参与者Participant:7)资源提供者Resource-provider8)研究者Researcher9)促进者Facilitator:积极学习环境十七、教学评价与反思1.课堂教学评价1)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基本功、效果2)基本要求:评价主体多元化、过程民主化、全员评价和全面评价、反馈评价信息、注意导向性2.学习评价1)主体:教师、家长、同学、学生2)评价标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分类形成性评价FormativeAssessment(教学活动中)(1)功能:改进学生的学习,为学生学习定步,强化学生的学习,给教师提供反馈(2)原则:科学性、导向性、多元化、激励性、情感性、可行性(3)方法:量化评价法:调查表&评价量表质性评价法:优秀作品、概念图、录音或录像、成长记录袋、教师观察、访谈/座谈、读书笔记、项目和演示终结性评价(SummativeAssessment)(学程结束时)(1)功能:评定学生的成绩、证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确定学生在后继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起点、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反馈(2)原则:总结性、建构性、指导性、适应性(适应教学目标)(3)方法:口试,纸笔测验诊断性评价(DiagnosticAssessment)(教学活动开始前)(1)功能:确定学生的准备情况,明确学生发展的起点水平,为教学活动提供设计依据;识别学生的发展差异,适当安置学生诊断个别学生在发展上的特殊障碍,以作为采取补救措施的依据(2)方法:成绩记录、摸底测验、智力测验、态度和情感调查、观察、访谈等3.教学反思1)内容:写教学体会、写教育机智、写教学反馈(学情、创新、作业和试卷)、写再教设计2)阶段:教学前(重难点、教学内容深度、教学目标)教学中(随机应变)教学后(教学内容、过程、策略)2)方法:教学日志(TeachingJournal):亲历性、叙事性(以教学事件为载体)、启示性、典型性、即时性叙事研究(NarrativeResearch):教育对象、教育活动、教育思想叙事:当事人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充满意义的故事:有主人公、有主题、有真实性、有性行动研究(ActionResearch):制定计划-产生行动-行动观察-行动检验-明确问题-制定计划题目-前言-正文(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初步调查-行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收集数据的方式及分析的方法-研究的结果)-结论-参考书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