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院转设问题研究综述

学院转设问题研究综述

来源:九壹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院转设问题研究综述

作者:罗杰

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18期

摘 要: 关于学院转设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学院发展现状、转设面临的问题、成功转设的对策研究等,对转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研究进行梳理,能够帮助学院厘清思路,促进学院的成功转设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学院 转设 理论研究 实践研究

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改革创新的产物,自1999年诞生以来发展迅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生力军。2008年2月教育部发布《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根据部署,将现有部分学院转设为民办普通高校。同时,学术界关于学院转设问题的研究也不断增多,特别是对转设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应对策略等问题的研究。本文对学院转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评述,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一、文献检索概况

笔者以“学院”为关键词,搜索中国学术期刊及博硕论文数据库,检索到1999年到2012年这十余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共有8784篇,其中1999年到2003年23篇,2004年到2007年1230篇,2008年到2012年7531篇,说明关于学院的研究是随着它的产生、发展而逐渐深入的。其中专门研究学院转设问题的文献只有30余篇,占文献总数的比例极小。 关于学院研究的专著较少,共三十余本,内容覆盖了学院运行、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其中只有《学院之命运》(甘德安)涉及学院的转设问题,还未见专门针对学院转设问题的系统研究。

二、学院转设的理论基础研究

学院的发展现状研究,这是转设的根源。季诚钧、何菊芳、方文彬(2009)等的调查显示,学院办学模式具有丰富性与多元化特征,母体学校在办学与管理方面具有较大的控制权,近一半的学院缺乏性,依附性明显。刘振天(2010)认为《办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学院的性,但实质上学院并不,表现为办学中盈利性多于公益性、经济性大于教育性,过分重视外延发展忽视内涵建设,模仿性和依附性色彩浓重。樊哲、钟秉林、赵应生(2011)等认为学院的现状不容乐观,表现为办学经费使用率不高,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办学形态和产权关系多样,资产过户缺乏程序性的规定,同质化倾向严重。马明(2009)认为我国学院的办学定位过高,产权界定不科学,宏观滞后,法律制度不健全,董事会制度不完善,师资队伍结构失衡,专业设置不合理,就业机制不健全。总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学院发展存在一些共性,如经费使用、产权界定、董事会制度、师资结构、专业设置等方面的问题,其中很多都是学院的先天依附性所带来的必然矛盾。 学院转设问题研究。季诚钧、何菊芳、方文彬(2009)等认为要将学院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允许多种办学模式在一定时期内并存,推进学院走上进程,设置不同的规范要求。罗昆、阙海宝(2010)认为学院的问题根源在于没有实现真正的办学自主权,鼓励和支持学院适时、有序地转设为民办高校是我国的导向,转设中要处理好资产管理和安全稳定等问题。罗昆、李道先(2011)认为在转设过程中,申请方、合作方、主管方形成了三方利益博弈的格局,要实现博弈均衡,必须在协调利益关系、拓宽利益表达渠道、完备博弈规则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费坚(2008)认为学院“”应划分为试办阶段和成熟阶段,当前我国多数学院由于思想认识上的不足、理论研究中的困境及法律规范的内在矛盾等问题,难以实现“”。罗昆、阙海宝(2011)认为传统社会观念滞后与执行者习惯性认知偏差、沟通不畅与利益投机、伦理失范和价值偏离等非正式制度因素阻碍着学院转设的有效执行。建议改良教育执行的环境,加强信息沟通,拓宽利益表达渠道,优化教育执行主体,建构合理义利观。唐彪(2011)认为转设的主要挑战是前期投入不足、师资储备不够和发展动力不强,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自有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内部机制,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总之,现有研究认为转设是国家导向和学院发展的必然要求。转设涉及多方因素,制度因素和非正式制度因素,涉及学院、母体学校、、学生等多方利益,既需要国家完善宏观,又需要学院加强自身建设。

学院转设的对策研究。樊哲、钟秉林、赵应生(2011)等认为要尽快完成转设工作,需要建立和规范成本核算制度,完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实事求是推进转设工作,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卢文丰(2012)建议要明晰产权,创立品牌,完善民办高校相关倒闭制度。张忠家、汪发元(2012)认为应严格控制学院转型为民办、共享本部教育教学资源、严格监控民办高校资金,避免生存危机、信誉危机和债务危机。赵观石(2010)认为只有解决好产权关系、领导管理、发展规划制定、教学质量保障等问题,才能实现学院向民办高校的顺利转型。赵明富(2011)认为要进行股份制改造,实行专家治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与地方加强联系,求得企事业单位的支持。金秋萍(2012)认为转设后要科学办学定位,狠抓教育质量,加强队伍建设,彰显办学特色,强化内涵发展。总之,现有研究对学院的对策建议主要是正确定位、明晰产权、科学管理、提高质量、充实师资、创出品牌;而方面则需要完善法律、加大扶持力度、严格监管。 三、学院转设的实践研究

张志成(2011)以首批成功转设的东北四所学院为例,说明这些学院“”后,摆脱束缚,经济减负,得到长足发展。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转设后专业扩增,在校生人数增加。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转设后则加快了国际合作步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金秋萍(2012)分析太湖学院成功转设的经验在于规范办学、注重质量、突出特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率高、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形成了自身品牌。转设后,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权,充分发挥了灵活高效的机制优势。

李征(2012)总结了升达学院转制的经验,即办学条件均达到国家要求,转制诉求积极明确,约束激励机制健全,学生管理制度规范。转制中的难题主要有产权问题、委托代理问题、交易费用问题及制度变迁问题。 四、研究评述 (一)研究成果

通过梳理文献可以看出,学院转设既有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又有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且在一些基本问题上达成了共识。首先,学院转设是国家的导向,也是解决其依附性与性矛盾的需要。其次,转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应该视各校情况分步骤进行。再次,转设过程中要处理好各方关系,平衡各方利益。最后,学院自身应科学定位,明晰产权,充实师资,提高质量,从根本上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国家应该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法律细则,帮助学院顺利转设。 (二)不足之处

研究数量上。对转设问题的研究数量明显不足,这主要是由于转设推出时间尚短,随着更多学院走上转设之路,研究数量也会随之增加。

研究内容上。首先,研究主要集中在为什么要进行转设和转设所面临的阻碍上,对于如何顺利转设、如何解决现实问题缺乏深入探讨。其次,研究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多,提出切实可行操作方案的少。最后,关于转设问题的研究较为分散,缺乏系统性分析,也缺乏对已经成功转设学院的共性分析。

研究方法上。首先,以思辨研究为主,实证研究少。现有文献不乏采用调查法和访谈法,然而由于实证研究操作难度大,充其量只是凤毛麟角。其次,缺乏比较研究。尽管学院是我国所特有的,但国外不乏类似的办学模式,而且我国民办高校中也有办学成绩卓著者,都可以进行比较。

五、今后研究的方向

自2008年《办法》发布以来,成功转设的学院越来越多,转设更成为研究热点,然而要想深入研究转设问题、促进更多学院顺利转设,笔者认为需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一,研究内容更多应集中于学院转设所要面临的各种问题及具体对策分析,特别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为学院提供有益借鉴。同时,应加强对已经转设的学院的调查研究,转设后哪些方面有所改善,又出现了哪些新问题,这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第二,加强实证研究,采用调查法、访谈法及可行的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思辨研究相结合,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第三,多运用比较研究。既可以与国内优秀民办高校进行比较,又可以与美国私立大学、德国双元制办学模式、印度附属学院等进行比较,将其经验教训为我所用,促进学院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哲,钟秉林,赵应生.学院发展的现状研究与对策建议——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探析(二)[J].中国高等教育,2011(3/4):22-27.

[2]费坚.当前我国学院“”的困境研究[J].高教探索,2008(1):99-103.

[3]季诚钧,何菊芳,方文彬.学院办学现状、困境与对策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9(22):25-29.

[4]金秋萍.学院转设的实践与思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2(12):22-24. [5]刘振天.论学院的“性”[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0(3):5-8. [6]李征.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学院转制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2:86. [7]卢文丰.彻底脱离母体高校:学院发展的必然抉择[J].长江大学学报,2012(7):146-147.

[8]罗昆,李道先.学院转设的利益博弈及其治理[J].现代教育管理,2011(4):58-60.

[9]罗昆,阙海宝.学院转设的问题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0(9):60-62.

[10]罗昆,阙海宝.学院转设执行的非正式制度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1(2):19-21.

[11]马明.我国学院的现状与前景展望——基于法律视角的分析[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09:6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2]唐彪.学院转设的挑战与改进措施[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9):21-23. [13]张志成.学院转设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1(9):68-70.

[14]张忠家,汪发元.学院向民办高校转变的危机及防范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2(3):50-53.

[15]赵观石.学院向民办高校转型需要关注的四个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2):6-8.

[16]赵明富.对学院转设过程中的几点思考[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1(6):20-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