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专选》课程教学大纲
(2016版)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08196013·08196016 课程名称:足球专选【一·四】
二、学时、学分
学时、学分:216学时、12学分
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
适用专业: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专业 开设学期:第三到第六学期
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1.全面系统地掌握专选足球项目的基础理论。扎实掌握和提高普修足球基础上的基本技术和战术。能根据中学实际,较合理的安排教材,选用教法和组织教学工作。能担任中动队的训练工作,并初步具有临场指挥的能力。具有组织竞赛,较熟练地担任裁判工作和管理场地的能力。 2、课程教学的基础要求
[1]了解足球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概况,会科学地对技战术进行分析,掌握足球运动的教学与训练方法、组织与管理运动队的方法。学分降临指挥、裁判方法、组织比赛和科研方法。 [2]掌握足球运动的各种技术、战术,并提高其在实际比赛中的运用能力。 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将主要技术、战术和运用较为广泛的技术、战术作为实践课的主要教材,做到突出重点,加强教学实践性环节,力求科学性和先进性。
(2)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除了继续进行课堂准备活动实习、裁判实习外,增加了教法作业课,主要技术、战术训练等内容,用以增强学生讲解、示范和组织教学能力。
(3)教学内容分为重点、一般和介绍三类,主要教材达到会讲解、会示范、会教、会纠正错误动作,次要教材有所体会,介绍教材一般了解。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田径》、《体操》、《篮球》、《运动生理》、《运动训练》、
七、教学时数分配
本课程理论教学时数:42,实践教学时数:174。
教学内容 讲课 实验和实践 合计
第一章理论篇 第二章技术篇 第三章战术篇 第四章能力篇 一般身体练习 控制球专门练习 足球技术 足球战术 教学比赛、临场指挥、裁判实习 教学课实习 合计 4 8 12 12 6 42 4 4 92 48 20 6 174 4 8 12 12 4 4 96 48 20 12 216
八、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基础内容一:第一章 理论篇(共4学时)
1、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概述了足球运动的产生和在世界各大洲的发展,也详细的阐述了足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别外还介绍了世界足球运动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以及足球运动发展的趋势。 2、教学内容及要求(注明掌握内容A,理解内容B,了解内容C)
(1)足球运动的产生、发展和特点; A (2)足球运动在世界发展; B (3)足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 A (4)足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B 3、重点和难点
重点:足球运动简介;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概况;世界足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难点:世界足球运动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变化。
4、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说明(讲授、自学讨论、图表模型、演示、计算机辅助教学等)讲授、自学讨论。
教学基本内容二:第二章 技术篇(共8学时)
1、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论述了足球技术基本理论,从办学的角度分析各种技术,也介绍了各种技术的教学和训练方法,在学习各种技术动作是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
2、教学内容及要求(注明掌握内容A,理解内容B,了解内容C)
(1)一般身体练习; B
(2)控制球专门练习; B (3)足球游戏; C (4)足球技术:踢球、接球、头顶球、运球、抢截球、假动球、抛界外球、守门员技;A (5)足球战术:个人战术、局部战术、整体战术; A (6)教学比赛:通过全场比赛、半场比赛等形式以提高学生运用技、战术的能力; A 3、重点和难点
重点:足球技术基本理论及其教学;各种技术分析及其运用。
难点:足球技术中几个脚法问题;踢球时的脚法;运控球的能力;传球的时机和控球能力。
4、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说明(讲授、自学讨论、图表模型、演示、计算机辅助教学等)讲授、个性教学。
教学基本内容三:第四章 能力篇(共12学时)
1、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培养学生攻防战术意识和实战能力,以及整体配合观念。 2、教学内容及要求(注明掌握内容A,理解内容B,了解内容C)
(1)足球的攻防战术意识; A (2)无球跑步意识; A (3)换位协防意识; A (4)中路进攻意识; A (5)边路进攻意识; A (6)任意球配合模式; B (7)快速回防意识; A 3、重点和难点
重点:足球的攻防战术意识、无球跑步意识、换位协防意识、中路进攻意识、边路进攻意识、快速回防意识。
难点:配合跑位的时机以及突然性和隐蔽性。
4、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说明(讲授、自学讨论、图表模型、演示、计算机辅助教学等)讲授、演示。
教学基本内容四:第四章 能力篇(共12学时)
1、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对足球战术的概念、分类,指导思想进行了论述,介绍了集体进攻战术的方法和运用,集体防守战术的方法和运用。
2、教学内容及要求(注明掌握内容A,理解内容B,了解内容C)
(1)足球战术的基本理论; B (2)个人战术、集体进攻战术; A (3)集体防守战术; A
(4)战术系统; C 3、重点和难点
重点:足球战术基本理论;集体进攻战术、防守战术及个人战术。 难点:五种局部二过一战术、后卫线的换位和防守。
4、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说明(讲授、自学讨论、图表模型、演示、计算机辅助教学等)讲授、演示。
教学基本内容五:一般身体练习(共4学时)
1、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为适应足球运动的需要,结合足球运动的特点,进行力量、速度、耐力、爆发力、灵活性等素质的练习。
2、教学内容及要求(注明掌握内容A,理解内容B,了解内容C)
(1)力量练习; A
(2)速度练习; A (3)耐力练习; A
(4)爆发力练习; A (5)灵活性练习; A 3、重点和难点
重点:力量练习、爆发力练习、耐力练习。 难点:综合素质练习。
4、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说明(讲授、自学讨论、图表模型、演示、计算机辅助教学等)讲解示范和学生实习。
教学基本内容七:足球技术(共92学时)
1、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讲解演示和学生练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各种基本技术进攻及防守技术,提高学生在实战中合理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
2、教学内容及要求(注明掌握内容A,理解内容B,了解内容C)
(1)踢球、停球技术; A
(2)抢劫球技术; A (3)假动作技术; B (4)头顶球技术; A
(5)守门员技术和掷界外球技术; B 3、重点和难点
重点:踢球、停球技术、抢劫球技术、头顶球技术。 难点:各种技术运用的时机和合理性。
4、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说明(讲授、自学讨论、图表模型、演示、计算机辅助教学等)讲解示范和学生实习。
教学基本内容八:足球战术(共48学时)
1、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讲解演示和学生练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各种个人、局部和整体进攻及防守战术,题高学生在实战中合理运用各种战术的能力。
2、教学内容及要求(注明掌握内容A,理解内容B,了解内容C)
(1)无球跑位战术; B
(2)局部二过一战术配合; A (3)半场攻防战术; A (4)任意球战术; B (5)整体攻防战术; A
(6)后卫换位防守战术; A 3、重点和难点
重点:局部二过一战术配合、整体攻防战术。 难点:各种战术运用的时机和合理性。
4、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说明(讲授、自学讨论、图表模型、演示、计算机辅助教学等)讲解示范和学生实习。
教学基本内容八:教学比赛、临场指挥、裁判实习(共20学时)
1、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讲解演示和学生练习,使学生基本掌握裁判的跑位、手势以及比赛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教学内容及要求(注明掌握内容A,理解内容B,了解内容C)
(1)裁判员跑位; A
(2)裁判员手势和鸣哨; A
(3)控制比赛节奏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
3、重点和难点
重点:鸣哨的时机和手势的准确性。
难点:掌握有利和无利的原则,裁判员把握和掌控比赛节奏的能力。
4、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说明(讲授、自学讨论、图表模型、演示、计算机辅助教学等)讲解示范和学生实习。
教学基本内容八:(共6学时)
1、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讲解演示,使学生了解足球实践课的教学、步骤及其演示方法。 2、教学内容及要求(注明掌握内容A,理解内容B,了解内容C)
(1)教案的编写; A
(2)授课步骤时间的安排和把握; A (3)演示和讲解能力; A
3、重点和难点
重点:教案的编写。
难点:授课步骤、内容的时间安排和把握、演示和讲解能力。
4、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说明(讲授、自学讨论、图表模型、演示、计算机辅助教学等)个人实习与集体观摩以及教师辅导相结合。
九、教材、参考书
1、(理论课教材、实验课教材)
王崇喜.球类运动——足球.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2、参考书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学院通用材料 足球.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2)中国足球协会裁判委员会.足球裁判规则与裁判法分析.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十、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要求
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课教学相结合。
十一、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与技术成绩、理论成绩相结合。 第五学期:平时成绩与技术考查相结合。 第六学期:技术课与理论课成绩相结合。 第七学期:平时成绩与技术成绩相结合。
第八学期:技术成绩与理论成绩相结合。 考核内容与比重分配
(1)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40%。
理论课考试采用标准化试题进行笔试,理论课考试不及格者不能参加总评,必修补考。 (2)技术考试:占总成绩的60%
技术考试采用技评与达标相结合,技术考试不及格者不能参加总评,必须补考。
制订:体育学院 教研室:体育教育系 执笔人:刘卫峰 审订人:刘卫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