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吸附在超细重质碳酸钙表面的分散剂定性研究

吸附在超细重质碳酸钙表面的分散剂定性研究

来源:九壹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8卷第l0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Vo1.28 No.10 2006年l0月 JOURNAL 0F WUHAN UNIVERSITY OF I'ECHNOLOGY Oct.2006 吸附在超细重质碳酸钙表面的分散剂定性研究 张 勇,杨 洁,王晓钧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上程学院,南京210009) 摘要: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NMR)方法,对吸附在超细重质碳酸钙 表面的聚羧酸盐分散剂的存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由于有机分散剂在电子柬的照射下容易产生损伤,造成像的反差及 清晰度不高,因此在分散剂用量较少时,SEM不能表征有分散剂吸附在碳酸钙粒子表面;由于KBr压片制样对样品量要 求很少,当分散剂用量较少时,Fl、IR也不能表征有分散剂吸附在碳酸钙粒子表面 、用重水浸泡处含有分散剂的碳酸钙, 对萃取液进行NMR分析,可以表征出有聚羧酸盐分散剂吸附在超细重质碳酸钙粒子表面 关键词:碳酸钙;分散剂;表征 中图分类号:TQ 424 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l671 4431(2006)1O-0028—03 Study on Dispersant Absorbted on Ultra-fine Ground Calcium Carbonate Surface ZHANG Yong,YANGJie,WAN(;Xiao-ju ̄l ((b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Fechnology,Na@ng 2 10009,China) Abstract:Poly—carboxylic salt dispersant admrbed on the ultra—fine ground calcium carbonate(GCC)surface WaS detected by SEM,KI、IR and NM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aIIlOU1]t of dispersant WaS used,SEM could not detect the dispersant ad— s)rbed on the GCC surface because the organic dispersant was apt tO damage under high power electron beam and caused the phase v ̄ealK definition,FI、IR could not detect that dispersant ad ̄)rbed on the particle surface of GCC due to amount of disper— sant in sample.Soaking GCC in I 0 and analyzed abstracted liquid by NMR,poly—carboxylic salt dispersant could be detected that it was ad ̄)rbed on( (:( surface Key words: CaCO3:dispersant; characterization 碳酸钙是一种常用的无机填料。由于其米源广、价格便宜、无毒,被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涂料和造纸 等行业。因为超细重质碳酸钙比表面积较大,比表面能高,存在碳酸钙粒子团聚问题,直接应用效果不佳,因 此在实际应用前需对超细重质碳酸钙表面进行处理,以改善其分散性。聚羧酸盐分散剂是具有高效锚定基 团的高分子分散剂,可以使超细重质碳酸钙颗粒表面吸附一层带电较强的聚羧酸盐分子层,使带电的聚合物 盐分子层通过本身所带的电荷排斥周围钙粒子靠近,产生静电排斥窄问位阻的复合稳定作用ll ,使得超细 重质碳酸钙在水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碳酸钙表面吸附分散剂定性表征常用FrIR技术l3-5 J和用SEM E J 技术观察处理后的碳酸钙粒子表面形貌。具有高效锚定基团的高分子分散剂的出现,使得分散剂的用量越 来越少,目前国内还没有分散剂用量质量分数低于0.5%表征的报道。采用SEM、KI、1R和NMR技术表征 处理后的超细重质碳酸钙表面吸附的分散剂的存在,发现NMR技术用于表征吸附在超细重质碳酸钙表面 的聚羧酸盐分散剂的存在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收稿日期:2006 05—25. 作者简介:张勇(198l一),男,硕士.E—mail:zhangyongl999@sina COIII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8卷第l0明 张 勇,等:吸附在超细重质碳酸钙表面的分散刹定性研究 29 1 实 验 1)原料和设备 超细蘑质碳酸钙,原生平均粒径为1.0~1.8 lxm,南京欧米哑精细化工有限公司;P998 聚羧酸钠盐高分子分散剂,上海长风化工厂;NSKC 1A离心式透射粒度测定仪,南京T业大学;扫描电镜, JSM一5900型,}_j本电子公司,日本;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NEXUS670 ,NICOLET公司,美国; BRUKER AvA ( 卜400(SB)核磁共振谱仪,BRUKER公司,瑞士。 2)样品制备制备质嚣分数为12%的超重质碳酸钙浆料,加入聚羧酸分散剂最佳加入量0.2%(相对超 重质碳酸钙的加入量),用高速砂磨机砂磨2()min,测试分散好的超细重质碳酸钙的粒径。 3)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用滤纸过滤分散好的超细重质碳酸钙,把分离的超绌重质碳酸钙放入到烘箱 中烘1二,将1二燥过的样品在电压为15 kV、放大倍数为10 000的条件下,进行SEM分析。 4)傅 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用KBr压片方法,将经过干燥处理的分散好的超细重质碳酸钙样品粉末 进行F丁II 分析,作透射光谱,扫描范围从4 000--400 CFI1 ,分辨率4 CITl 。 5)核磁共振分析取1.5 g经过干燥处理的分散好的超细重质碳酸钙样品,用3 mL重水浸泡,取上层 清液,做核磁共振分析。液体NMR实验: H谱的脉冲P1=10.0 lxs,脉冲功率PLl=1.O0 dB,谱宽SW= 10.013×10 , H的共振频率为400.13 MHz,循环延迟d1=2 s。 2结果与讨论 2.1 分散后的超细重质碳酸钙的SEM分析 超细重质碳酸钙在贮运过程中,由于比表面积较大,超细重质碳酸钙粒子容易团聚,此时的平均粒径为 7.1 m,大于其原生平均粒径1.0~1.8 m。在加入最佳用量聚羧酸盐分散剂质量分数为0.2%时,超细重 质碳酸钙粒径分布达钊最小值,平均粒径为3.2 m_8 J。这是由于分散剂的加入,使超细重质碳酸钙颗粒表 面吸附聚羧酸盐分散剂,产生静电排斥与空间位阻的复合稳定作用。图1(a)为没有经过处理的超细重质碳 酸钙SEM图,图l(b)为用聚羧酸盐分散剂处理过的超细重质碳酸钙SEM图。通过比较:SEM图上不能看 出处理过的超细重质碳酸钙粒子表面和没处理过粒子表面有明显的变化,二者的粒子表面都光滑。由于 SEM是利用电磁透镜使电子束聚焦成像,聚羧酸盐分散剂是由碳、氢和氧组成化合物,这些元素对电子的散 射很弱,有机分子结构又容易在电子束的照射下产生损伤,造成像的反差及清晰度不高,因此在聚羧酸盐分 散剂用量较少时,SEM分析不能表征有分散剂吸附在超细重质碳酸钙粒子表面。 (a)没有处理过的超细重质碳酸钙 (b)用聚羧酸盐分散剂处理过的超细重质碳酸钙 图1趟细重质碳酸钙SEN同 2.2分散后的超细重质碳酸钙的FTIR分析 图2中I)为没有处理过的超细重质碳酸钙的FTIR图,D 为用聚羧酸盐分散剂处理过的超细重质碳酸 钙FTIR图,对比二者的FTIR图可以发现:由于实验中所用的超细重质碳酸钙以方解石制得,在1 460 cnl。。宽峰为方解石晶体v 的C~()不对称伸缩振动峰,在876 cm 处为方解石晶体v2的CO3面外弯曲振 动峰,712 cm一。处为方解石晶体v 的()-一c—O弯曲振动峰_9 J,二者的红外光谱图谱峰位置相同。这是由于 分散剂加入量为超细重质碳酸钙的0.2%,而且并不是加入的分散剂都能全部吸附在超细重质碳酸钙表面, 所以FTIR样品中碳酸钙的重量为吸附在其表面的聚羧酸盐分散剂500倍多,FTIR难以检测出有分散剂吸 附在超细重质碳酸钙粒子表面的存在。 2.3分散后的超细重质碳酸钙的NMR分析 采用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技术对用聚羧酸盐分散剂处理过的超细重质碳酸钙分析,由于制样中采用重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6年lO月 水浸泡,实际上是对碳酸钙上吸附的分散剂进行浓缩萃取,提高 检测样品中的聚羧酸盐成分的含量。表面处理过的碳酸钙谱图 ; (如图3(a)所示)与没有处理过的碳酸钙谱图(如图3(b)所示) 7o0a, 比较:4.79 ppm处的强峰是重水溶剂峰,3.58 ppm处的强峰和 3.93 ppm处的小峰均是碳酸钙厂生产时所加助磨剂的谱峰;不晒 同之处在于:添加分散剂的样品在1.82 ppm出现分散剂饱和碳 链上的一cH2一基团的峰,1.24 ppm为饱和碳链端基上的一一1 C 基团的峰,由于吸附在超细重质碳酸钙上分散剂量很少,所 3000 2000 波 ̄#dcm。。 以峰的强度弱,这证明有聚羧酸盐分散剂吸附在超细重质碳酸 图2超细重质碳酸钙FTIR图 钙表面。 dH/lO一 6H/10一 (a)用重水洗过的含有分散剂的超细重质碳酸钙 (b)用重水洗过的超细重质碳酸钙 图3趟绌重质碳酸钙‘HNMR潜 3 结 论 a.由于有机分散剂在电子束的照射下容易产生损伤,造成像的反差及清晰度不高,因此在分散剂用量 较少时,SEM不能表征有聚羧酸盐分散剂吸附在超细重质碳酸钙粒子表面。 b.由于NFIR样品中碳酸钙的重量大于吸附在其表面的聚羧酸盐分散剂500倍时,FTIR不能表征出 有聚羧酸盐分散剂吸附在超细重质碳酸钙粒子表面。 C.采用重水萃取并浓缩碳酸钙表面的分散剂,可以用NMR方法检测到萃取液中含有聚羧酸盐分散剂, 谱图中分散剂的饱和碳链上的一CH2一和端基上的一CH3基团谱峰明显,这种技术为验证无机颗粒表面少 量吸附剂的存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德鲁・迈尔斯.表面、界面和胶体一一原理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马文有,田秋,曹茂盛,等.纳米颗粒分散技术研究进展——分散方法与机理(1)[J].中国粉体技术,2002,8(3):28— 31. [3]李珍,沈上越,王文起.超细重质碳酸钙粉表面改性与充填聚丙烯试验研究[J].岩石矿物学杂志,1999,18(2):172— 177. [4]刘雪东,李凤生,张智宏.粉体撞击流超细粉碎与表面改性研究[J].化学工程,2002,30(4):41—44. [5]丁浩.搅拌磨湿法超细磨矿中钛酸酯改性重质碳酸钙的研究Ⅱ——钛酸酯与重钙矿物表面的作用机理[J].圆外金属 矿选刊,1999,(6):18—25. [6]杨眉,沈上越,谭晓军,等.方解石型重质碳酸钙的表面改性及其在橡胶中的应用研究[J].岩石矿物学杂志,1999,18 (2):164—171. 17j Cechova M,Alince B,T G M van de Ven.Stability of Ground and Precipitated CaC03 Suspensions in the Presence of Polyethy— lene Oxide and Kraft Lignin[J J.Coiiids and Surfaces A: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1998,(141):153—160. [8]张勇,杨洁,王晓钧,等.聚羧酸钠盐分散剂分散超细重质碳酸钙的探讨[J].非金属矿,2005,28(6):5—7. [9]Sadtler Research Laboratories.Inorganics IR Grating Spectra[M].Philadelphia:[S.n.].19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