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天城中学高二年级段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3分,共48分)
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 ) A.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可与酸性高锰酸钾作用产生 B. O2晶体硅具有半导体性质,可用于生产光导纤维
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可用铜罐代替铁罐贮运浓
D.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钢抗拉强度大,钢芯铝绞线可用作远距离高压输电线材料 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8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NA B. 0.5molC3H8分子中所含C-H共价键数为2NA
C. 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完全燃烧所耗的氧气分子数为3NA D. 1mol碳正离子
所含的电子数为11NA
3.有关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CO2的电子式:
...........O...C......O
B.乙烯的比例模型:
C.醋酸钠的分子式:C2H3O2Na
2p 2s ↓ ↑↓ D. C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D、T属于同位素,H2、D2、T2属于同素异形体 B.氯水、氨水、王水是混合物,铁粉、漂白粉是纯净物
C.HCl、NH3、BaSO4是电解质,CO2、Cl2、C2H5OH是非电解质 D.风能、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5.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
A.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2+H2O=2H+Cl+ClO
++
B.向Fe(OH)2中加入足量的稀HNO3:Fe(OH)2+2H=Fe2+2H2O C.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NH++OH=NH3·H2O 4D.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Al3+2SO42+2Ba2+4OH=2BaSO4↓+
+
-
+
-
-
AlO-2+2H2O
6.在MgCl2、Cl2、Ca(ClO)2、HClO2、( )、Cl2O7的排列中,括号内应填入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A.Cl2O3 B.KClO4 C.KClO3 D. HClO
7.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图1是某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的分子状况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对此反应的分类一定不正确的...是
A、 置换反应 B、氧化还原反应 C、放热反应 D、化合反应
8.120mL含有0.20 mol碳酸钠的溶液和200 mL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 ) A.2.0 mol/L B.0.18 mol/L C. 1.5 mol/L D.0.24 mol/L 9.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操作和现象 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O4时,依次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和盐酸,水垢溶解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SO4溶液,某电极附近有白色沉淀生成 结论 Ksp:CaCO3<CaSO4 B 该电极为阳极 C 向FeCl3和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氧化性:Cu2+>Fe3+ 色固体析出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g+ D 10.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l Ag Zn C
稀H2SO4
① ② ③ ④
A.图①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也相同 B.用图②所示实验装置排空气法收集CO2气体 C.图③表示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的△H大于0 D.用图④所示实验可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11.新鲜水果、蔬菜、乳制品中富含的维生素C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但易被空气氧化。某课外小组利用碘滴定法测某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其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为取代反应 B、滴定时应剧烈振荡锥形瓶
C、滴定时可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D、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6O6
12.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 。恒容时,温度升高,H2 浓度
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C.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 + H2O CO2 + H2
13.下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不正确的是( ) ...
A.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c(CH3COO-) + c(CH3COOH)=2c(Na+)
B.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Na2CO3和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 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 c
-+
(Na+)>c (HCO3-)> c(CO32)>c(OH-)> c(H)
C. .CH3COONa溶液中c(OH-) = c(CH3COOH) +c(H+)
--+
D. 1 mol/L Na2CO3溶液:c(OH)=c(HCO3)+c(H)+c(H2CO3) 14.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可以进行很多科学实验,甚至制作出一些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装置来.下图就是一个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可用于驱动玩具的电池的示意图.该电池工作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炭棒应与玩具电机的负极相连
-2-
B.炭粒和炭棒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2O C.铝罐将逐渐被腐蚀
D.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炭棒和炭粒的质量会减轻 15.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①除去Cl2中的 ②用铜和稀 ③证明铁生锈时空气 ④检验装置气密性 HCl杂质 制取少量NO 参与反应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16.乙醇分子结构中各种化学键如下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键的说明不正确的为
A.和乙酸共热时,断裂①键 B.和金属钠反应时,键①断裂
C.和P2O5共热时,键②⑤断裂 D.在铜催化下和氧气反应时,键①⑤断裂
第II卷(非选择题)
17.(10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前五周期的一部分,X、Y、Z、⑴R、W、J是6种元素的代号。 X Y R Z W J 请回答下列问题(除特别说明外,凡涉及用元素回答的问题均用具体元素符号表示):
-+
(1) 在化合物ZY2中Y的化合价为________;Y2与Na的半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 (2) R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X、Y、Z三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种酸HX3的酸性与醋酸相近,HX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8分)(1)设计一个简单的一次性完成实验的装置,验证醋酸、二氧化碳水溶液(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其强弱的顺序是:CH3COOH> H2CO3> C6H5OH ①利用下列仪器可以组装实验装置,则仪器的连接顺序是: 。
②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
、
。
—9
(2)CO2在自然界循环时可与CaCO3反应,CaCO3是一种难溶物质,其Ksp=2.8×10。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可形成CaCO3沉淀,现将等体积的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若Na2CO3溶液的浓度为2×10mo1/L ,则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
19.(8分)在80℃时,将0.8mol的A气体充入4L已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mB(g)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4
时间(s) c(mol/L) c(A) c(B) 0 0.20 0.00 20 0.14 0.12 40 b 0.20 60 0.09 c 80 0.09 d 100 0.09 e ⑴m= ,表中b c(填“<”、“=”或“>”)。 ⑵100秒后若将容器的体积缩小至原来一半,平衡时A的浓度____________0.09 mol/L(填“<”、“=”或“>”)。
⑶在8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为 (保留1位小数)。
⑷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该反应的K值越大,表明建立平衡时 。 ①A的转化率越高 ②A与B的浓度之比越大 ③B的产量越大 ④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20.(6分)如图为相互串联的甲乙两电解池
试回答:
(1)甲池若为用电解原理精炼铜的装置,则B是 极,材料是 ,
A电极反应为 。
(2)乙池中若滴入少量石蕊试液,电解一段时间后Fe极附近呈 色.
(3)若甲池为电解精炼铜,阴极增重6.4g,则:乙池中阳极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若此时乙池剩余液体为400 mL,则电解后得到碱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1(12分)
过氧化钠(Na2O2)是中学常见物质,常见的过氧化物还包括过氧化钙(CaO2)。已知:过氧化钠与CO2反应有气体生成,而将SO2通入过氧化钠粉末中也有气体生成。有人提出CO2、SO2与过氧化钠的反应原理相同,但也有人提出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CO2无强还原性,反应原理不相同。据此设计如下实验操作进行判断。
实验一:向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固体中通入足量的SO2,取反应后的固体进行实验探究,以证明过氧化物与SO2反应的特点。 (1)提出假设:
假设1:反应后固体中只有Na2SO3,证明SO2未被氧化; 假设2:反应后固体中只有Na2SO4,证明SO2完全被氧化;
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二:通过测量气体的体积判断发生的化学反应,实验装置如下:
(2)试剂A可以选用________,试剂B的作用是________。
(3)实验测得装置C中过氧化钠质量增加了m1 g,装置D质量增加了m2 g,装置E中收集到的气体为V 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用上述有关测量数据判断,SO2未被氧化、完全被氧化的V-m1关系式。
未被氧化:____________,完全被氧化:____________。
(4)若SO2完全被氧化,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8分).分别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A、B、C互为同分异构体,它们分子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5︰2︰8,其中化合物A的质谱图如下。
A是直链结构,其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1︰2,它能够发生银镜反应。B为五元环酯。C的红外光谱表明其分子中存在甲基。其它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⑴I的分子式是: 。I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 。 ⑵D和H的结构简式分别是: 、 。 ⑶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
D→C ; H→G 。
一、选择题(3X16=48)
1 2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9
10
化 学 答 题 卷
3 11
4 12
5 13
6 14
7 15
8 16
第II卷(非选择题)
17.(10分)
⑴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8分) ⑴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分) ⑴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6分) ⑴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 21(12分) ⑴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8分). ⑴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D 2.A 3.B 4.D 5.D 6.C 7.A 8.C 9.A 10.D 11.C 12.C 13.C 14.C 15.B 16.D
-++-
17.(10分) (1)+4价; O2>Na或Na N > O;--
(4)HN3+OH===N3+H2O 18.(8分)(1)①ADEBCF ②锥形瓶中有大量气泡产生。F试管里变浑浊
—5
(2)5.6×10mo1/L
19.(8分)⑴2,< ⑵> ⑶0.5, ⑷①②④
2+-
20.(6分)(1)阳极;粗铜;Cu+2 e = Cu ;(2)蓝; (3)2.24L;0。5mol/L
21.(12分)(1)Na2SO3和Na2SO4的混合物(1分) SO2被部分氧化(1分)
(2)浓H2SO4 (2分) 吸收未反应的SO2(2分) (3)V=7m1/30 (2分) V=0 (2分) (4)SO2+Na2O2 ==Na2SO4(2分) 22.(8分)(1)C5H8O4;羧基 (2)CH3CH(OH)CH2CH2COOH,OHCCH2CH2CH2COOH
浓硫酸(3) D→C:HOOCCH2CH2CH(OH)CH3HOOCCH2CH=CHCH3+H2O; NiH→G:HOOCCH2CH2CH2CHO+H2HOOCCH2CH2CH2CH2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