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终结环节,其功能在于对
已学的知识和已有的能力检测、反馈、纠偏、回收、巩固和提高。中考语文总复习具有知识点多、时间紧迫、收效低微、缺乏新鲜感等特点。因此想要搞好总复习并不容易,那么如何在短时间内尽可能的组织好中考复习,我个人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认真解读《新课标》和《考试说明》,强化目标意识。 《新课标》和《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直接依据,为了不走弯路,提高复习的效率,我们老师心里要时时装有《新课标》和《考试说明》,并围绕它们进行复习,对考试范围、试卷设置、考点、题型、分值、学生情况等进行仔细研究,并把这些要求包括评分标准等明确告知学生,让大家都做好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制定合理的中考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所以中考复习一定要合理安排好时间,要有条理、有计划地进行,才不至于杂乱无章,没有头绪。同学们要在老师制定的复习计划下,有自己的个人计划,包括时间和内容的安排,也包括复习的方法和巩固。 三、重视专题复习,讲究实效。
专题复习可以使以前散见于课文中的知识系统化,使同学们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来俯视语文知识体系,消除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迷茫。按照试卷的结构,可以将积
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训练四大部分进行专题复习。力求逐一突破,讲究实效。
(一)积累与运用
学习语文需要日常的积累,有了厚实的积累才能激活思维、触类旁通。对于字词的复习,教师可立足于教材,加强字词的音、形、义的识记和理解。先引导学生整理每册书中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字词,然后引导学生看教材中课本下面注释的字词,重点放在学生易写错读错的字词和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上。每复习完一册都设计一份达标测试题,力求让学生们逐一达标。 (二)阅读训练
近年来,现代文阅读注重考查能力,考试所用材料多来自课外,因而很多学生就觉得没有必要复习课本中的现代文阅读部分,其实不然。考试所用的材料虽不是书中的,但考查的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即所谓“材料在课外,考点在课内”。因此,在复习中不可脱离教材。教师可在所学教材中,分别选出一篇不同文本典型的课文,从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和迁移等方面,详细地指导学生分析、品味,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从而使学生领略要旨,掌握规律,获得举一反三的效果。
至于文言文的阅读,在中考试题中相对来说是易得分的,近两年的考题中,基本是考两个部分,一个是课本中的,一
个是课外的。阅读文言文,我们需要明确一些常用实词、虚词的用法,还要弄清楚通假字,要熟悉古词今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对待文言句子,要熟悉古今不同的语序、固定句式、省略句等。翻译时,要注意直译和意译。
(三)写作训练
作文一直是让学生和老师都十分头痛和困扰的问题,如何在短时间能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就显得更为的紧迫和重要了,在作文复习中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 要求学生多积累,学习他人的长处。学生每周完成一篇周记,周记的内容要求学生记录现实生活中值得大家关注的人和事,比如说最美的妈妈、最美的女孩等、记录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大事,目的是让学生积累素材。再就是摘抄中考满分作文并进行赏析,目的是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补充新鲜血液。学生练笔主要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为主,一般情况下学生练笔都是规定一定的时间,当堂完成。
第二,上好五节作文课:《审题构思训练》、《选材与组材》、《拟题的技巧》、《开头和结尾的写法》、《细节描写训练》通过这几类作文课的训练,使学生循序渐进掌握作文的一般技巧,争取使学生的作文能够达到中考的要求:①符合文体特点;②内容符合题意,要充实;③结构要完整;④语言要通顺。
第三,作文训练中仍然强调书写规范整洁。不乱涂鸦,只有这样,优秀作文才可能被阅卷老师发现。
三、学会割爱,针对训练。
一般老师在中考前都会有这样的一种心理,就是担心学生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总想把知识讲得面面俱到,到最后效果却并不显著。所以说我们不能要求学生面面俱到,而要学会忍痛割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对于语文这个学科来说,需要的是平时一点一滴的功夫,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出来的。
四、通力合作,集思广益。
我们语文教师虽然人数不多,但在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还是注重集思广益,坚持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明确复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商讨解决办法,及时调整复习进度,把握正确方向,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
以上就是我校中考备考的一些不成熟想法和做法。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也衷心的祝愿在座的各位老师工作顺利,健康快乐!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