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分析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来源:九壹网
教法探索 新课程 NEW CURRICULUM 薪 翟背景 曲 I 备 欣赏 教 策略 潘美姬 (福建乐市江田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音乐欣赏课在小学教学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在当前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还 存在一系列问题,它导致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必须不断完善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对小学音乐欣赏 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关键词:兴趣;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目前,新课改正在各个学校如火如荼地进行,在这一背景下, 声音,但由于它是源自于生活,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因此适合小学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地位逐渐提升,人们认识到音乐欣赏课对培养 生的理解能力。 学生欣赏美、发现美以及感悟美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当 前小学音乐教师在讲授音乐欣赏课的时候,依然采用传统的灌输 三、结合多媒体教学 小学阶段是学生从具体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整 式方法进行教学,这显然已经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因此,小学音 体上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因此,他们在感知外界事物 乐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 的时候,往往是采用具体形象的思维模式,根据小学生思维的这一 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接下来,笔者简要谈谈新课程背 特点,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将 景下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 一教学内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为学生营造一个形象化的 教学环境,使学生融入课堂学习中,对所学内容进行直接感知。比 、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只有 如,在讲授《动物狂欢节》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 学生对音乐欣赏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愿意融入课堂中,学 一段与这部作品有关的动物视频,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配上《动 习教师传授的知识。由于小学生喜欢生动、形象以及活泼等的事 物狂欢节》的音乐,这样就巧妙地将动物的形象与音乐作品进行 物,因此,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的这一特点选择能够吸引小学生兴 了结合,使学生能更加直观地对这部作品进行理解,这样不仅能 趣的作品进行授课。在音乐欣赏课中,包含多种多样的音乐作品, 够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这部音乐作品  其中就不乏生动形象的音乐作品。比如,《跳圆舞曲的小猫》这一作 的理解。品,就是以生动活泼的曲调进行表达,这种作品切合了小学生的思 维特点,能够激发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充满学习兴 四、尊重学生的个性 在音乐欣赏课的讲授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授课中心,尊重 趣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适当地讲解,这样就能使学生加深对作 学生的自主性,与学生进行交流,给予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让他 品的理解,进而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 们自己去感受、去理解,调动他们的音乐欣赏热情,充分发挥他们 音乐情操。 二、阶段性地选择音乐作品 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学生在课堂中获得了极大的自由性,这样 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性,同时还能够营造和谐 音乐作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声乐作品与器乐作品。其 的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果。 中,声乐作品的特点是有歌词,音乐形象相对比较具体,容易被学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小学音乐欣赏课中进行课 生感受并能够理解。器乐作品的特点是没有歌词,音乐形象比较抽 程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传统的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 象,很难被学生理解。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 课程发展的要求,要想提升教学效果,音乐教师就必须探索新型的 年龄特征进行针对性地教学。一般来说,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授课模式。在音乐教学中,要依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激发学 教师在音乐欣赏作品的选择上应该以积极向上且容易理解的声乐: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音乐欣 作品为主,比如《铃儿响叮当》这一作品,曲调欢快,歌词通俗易懂, 赏素养,使学生能够感悟音乐之美,感受生活之美。 容易让学生理解,可以激发出学生学习音乐欣赏课的兴趣。等到学 参考文献: 生具有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的时候,教师可以先选择容易感知的 [1]徐吉芳.小学音乐鉴赏教学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 [2]刘芳芳.多元智能理论与小学音乐欣赏课差异化教学研究 器乐作品进行教学,结合小学生喜欢听童话故事的心理,教师可以 学,2013. 向学生讲授一些具有故事性的音乐作品,比如《彼得与狼》,不仅旋 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解说词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律容易使学生感兴趣,同时还带有解说词,因此,这类作品不仅可 [D].天津师范大学,2013. [3]张琳.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方法与模式探究[D].沈 解作品。待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进一步提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欣 阳师范大学,2014. 赏具有一定抽象性的作品,比如《百鸟朝凤》,它是纯粹的大自然的 一・编辑薄跃华 】18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