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李龄:法定计量捡定机构的计量标准考核 团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计量标准考核 The Measurement Standard Check of Legal Metrologic Inspection Organ 李龄 (成都市计量监督检定测试院,四川成都6 10021) 摘要:本文从法律规定的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两种考核制度谈起,将检定作为一个系统,对其结构和要素进行剖析,概述计量标准考核的 意义、性质和程序,并对计量标准考核的内容及其要点作出论述。 关键词:计量标准;考核;论述 计量的目的是通过测量得到准确可靠的量值。 所谓“准确”是指获得合理的准确度,俗称“测得准”; 所谓“可靠”是指测量结果可重复,可与不同时间、不 同地点进行的同类测量结果相比较,并能展示测量结 果的有效性,俗称“能复现”。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建立 的全部计量标准,根据计量法律法规,为社会公用计 量标准,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都必须经计 量行政部门进行建标考核和复查考核,履行法定手 续。这是一项基本考核制度,对保障计量单位制的统 一和量值准确可靠至关重要。本文从法律规定的对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两种考核制度谈起,将检定作为 一个系统,对其结构和要素进行剖析,概述计量标准 考核的意义、性质和程序,最后对计量标准考核的内 容及其要点作出论述。 1两种考核制度 我国计量法律法规规定,县级以上计量 行政部门依法设置的计量检定机构,为国家法定计量 检定机构,其职责是:负责研究建立计量基准、社会公 用计量标准,进行量值传递,执行强制检定和法律规 定的其他检定、测试任务,起草技术规范,为实施计量 监督提供技术保证,并承办有关计量监督工作。显而 易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是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的主 体、主渠道,肩负着统一量值的重任,承担了计量控制 和计量技术执法的职责和任务,具有相当高的法律地 位。正因为如此,国家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管理和 监督比一般企事业单位的计量检定机构更加严格,具 体体现在: (1)一般计量检定机构,只考核其最高计量 标准;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最高计量标准和隶属计量 标准全都得经考核。 (2)一般计量检定机构,由企事业单位依法自主 管理;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要由强制实施法定机 构考核。 可见,国家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实行的是两种考 核制度:计量标准考核和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前 者是单项考核,后者是整体考核;前者是后者的前提 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发展;前者为的是确保 量值准确可靠,后者着眼于强化管理,进而实现检测 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两种考核的考核依据都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计量标准考核 依据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法定计量 检定机构考核依据JJF1069—2003《法定计量检定机 构考核规范》。 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互为逆过程。量值传递主 要采用检定的方式,将单位量值从计量基准逐级下 传。量值溯源是通过连续的比较链,将测量结果与计 量基准的量值相联系,向量值的源头追溯。量传体现 法律意志,表现为行为,具有强制性;溯源体现企 业的自身需要,具有自发性。量传强调器具传递,体 现器具管理的特点;溯源主张数据溯源,显现数据管 理的特征。两相比较,溯源比量传更生动、更灵活、适 应性与适用性更强,更能满足社会对计量的多样化需 求。我国目前正处在从量值传递向量值溯源体 制转变的过渡期。鉴于新尚未建立,许多问题尚 待探索,本文仍以现行计量法律法规为据,从量值传 递的角度,对计量标准考核予以解析。 2检定的系统结构 检定活动是一个大系统,其中包含机一机、人一 机、人一人三个子系统,由此需要处理好机一机、人一 机、人一人三种关系。机一机系统由国家计量基准、 各等级的计量标准及工作计量器具构成,它们按国家 计量检定系统表的规定,依准确度等级逐级传递,并 具有反向的溯源性。机一机关系说到底就是检定装 置与检定对象之间检定与被检定的关系。人一机系 统由计量检定人员、检定装置及检定对象构成,其关 系一言以蔽之:合格的人按法定的方法操纵合格的装 置检定法定的对象。人一人系统由计量检定人员、计 量管理人员、客户及其他人员构成,人一人关系指上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固 述各类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内部 计量管理人员与计量检定人员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 者的关系,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计量管理人员和计量 检定人员与客户之间执法者与执法对象、服务者与服 务对象的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只是分工不同,无 《计量与测试技术)2oos年第35卷第2期 适用于新建计量标准和计量标准复查的考核工作。 考核的申请 《计量法实施细则》第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计量行政部门建立的本行政 区域内最高等级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须向上一级人 民计量行政部门申请考核;其他等级的,由当地 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以我院为例,最 高计量标准向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接受省局 考核;隶属计量标准向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 接受市局考核。 考核的方式通常安排到被考核单位现场考核。 贵贱之分,应发扬团队精神,齐心协力,奋发有为。执 法者,并不意味着可以盛气凌人,可以不平等待人;服 务者,则要视服务对象为“上帝”,全心全意服好务。 为了保障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检 定活动中的各个重要环节由计量法律法规作了严格 规定,具有强烈的法制性;换言之,检定活动作为一个 系统其重要乃至决定性的约束条件是计量法律法规。 3计量标准考核概述 考核的必然性 一般企业事业单位的岗位人员 在工作现场直接使用的计量器具,叫工作计量器具。 这些工作计量器具的量值是否准确,是由计量标准通 过检定来保证的,计量标准本身是否“准”就成为关 键。所以,用于量值传递的计量标准,必须经过考核 才能建立,必须对其采用严密的方式多方位进行评审 才能确立。作为公共计量资源,肩负公共计量职责,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不同于工作计量器具,也不同于一 般的计量标准。根据《计量法》,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具 有比企事业单位的计量标准更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 效力,这就是“统一本地区量值的依据,在社会上实施 计量监督具有公证作用”。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建立的 计量标准,全部都是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由于社会公 用计量标准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相当高的法律地位和 相当大的法律责任,所以对计量标准特别是社会 公用计量标准,依法建立计量标准考核制度。从计量 法制的角度讲,只有经过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才具有 相应的法律地位,才具备进行量值传递的资格;从计 量技术的角度讲,只有经过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才有 技术能力确保出具的计量结果准确可靠。 考核的性质计量标准考核是对其用于开展计 量检定,进行量值传递资格的计量认证。计量标准考 核是计量监督的一项基本内容,是实施《计量法》的技 术基础和依据,与一般的行政审批制度不同,考核的 内容主要是技术条件和技术状态。技术性本是计量 最基本和最具特色的特征,技术考核、技术认证势成 必然的把关和控制。 考核的依据 《计量法》规定,社会公用计量标 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须经政 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才可投入使用。据 此,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了《计量标准考核规 范》即JJF1033--2001,作为实施考核的准则和条件, 如果计量标准对实验室的环境条件要求不高,或准确 度等级较低,或结构单一不需要现场考核,可安排函 审考核。 考评员注册制和负责制 计量标准考核工作由 考评员把考核关,实行考评员负责制。考评员由主持 考核的计量行政部门聘任。计量标准考评员是 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培训考核合格,持有计 量标准考评员证件,具有从事计量标准考核能力和资 格的人员。实行计量标准考评员注册制和负责制的 目的是为了提高计量标准考核工作的质量和实效,保 证计量标准考核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考核合格的证明文件 经考核认定合格后,由主 持考核的计量行政部门颁发《计量标准考核证 书》,并确定有效期(一般3~5年),有效期满前六个 月,持证单位可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复查,经复查合格, 准予延长有效期。计量标准的复查工作原则上按考 核计量标准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取得计量标准考核 证书后,属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由组织建立该项计 量标准的计量行政部门审批颁发《社会公用计量 标准证书》,由组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的计 量行政部门审批颁发《计量标准授权证书》,三证齐全 即履行完成全部法定手续,所建计量标准可以对社会 开展检定工作。 限期整改执行现场考核时,计量标准考评员按 照计量标准考核评审表的内容逐项进行考核,其中任 何一项不符合,即令限期整改,整改时间一般不超过3 个月。在改正期内,由承担考核的计量标准考评员确 认已改正后可通过考核。超过整改期限仍未改正者, 视为考核不合格。 考核的监督 为进一步保证计量标准考核的工 作质量,保障考核后计量标准能够正常运行,计量标 准考核规范还建立了以六种监督方式为主要内容的 监督机制,它们是:(1)上一级计量行政部门对下一级 计量行政部门的计量标准考核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管 理;(2)组织考核的计量行政部门对承担考核单位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李龄:法定计量捡定机构的计量标准考核 考核工作实施监督;(3)主持考核的计量行政部J'-Jx ̄ 建标单位建立的计量标准进行监督管理;(4)主管部 f-jx ̄所建立的计量标准实施监督;(5)建标单位将计 量标准考评员的表现书面反馈给组织考核单位;(6) 对计量标准考核工作有异议的可向主持考核单位上 一雹 计量检定系统表和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配齐必须配 置的计量器具。(2)为保证量值准确,这些计量器具 必须送指定的有资格有能力的检定机构实施周期检 定,不得不检定使用、超周期使用或检定不合格继续 使用。(3)计量标准开展检定工作,必须执行现行有 效计量检定规程,不得违反计量检定规程从事操作。 (4)必须规范原始记录和检定证书格式,保证记录和 证书质量。原始记录必须在检定过程中记录,不得事 后补记;数据必须是观测到的真实值,不得另造。检 定证书给出的数据和结论,必须以真实的原始记录为 级计量行政部门申诉或反映。 计量标准考核的内容是进行计量标准考核的最 4计量标准考核内容 重要部分,建标(复查)单位要据此做好前期准备,迎 接考核;计量标准考评员要据此逐项作出评定,并给 出是否通过考核的结论。根据《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所列评审表,考核内容计5方面44项。下面就其主要 内容按类别作一分析。 4.I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 全国数以亿计的计量器具,类型各异又分布在各 自的单位,如何才能把它们有序地组织起来,保证其 量值准确可靠,就成为一件大事。我国是通过建立量 值传递系统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所谓量值传递,是通 过对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校准,将国家计量基准所复现 的单位量值,通过各等级计量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 具,以保证对被测对象量值的准确和一致。为此,作 为计量技术法规之一,国家制定了计量检定系统表, 该表规定了计量器具的类别、系列及逐级检定的程 序,把不同准确度、不同量限的计量器具科学合理地 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是建立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制 定检定程序,合理选用计量器具,开展计量检定,组织 量值传递的依据。计量检定系统表解决了用什么计 量器具去检定什么计量器具的问题,即前面谈及的 机一机关系问题。到目前为止,已发布93个计量检定 系统表,即横向将全国的计量器具分为93类,纵向将 同一类计量器具按准确度高低串联起来,横向和纵向 组成网络,所有计量器具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 置,都明白自己与下一级的检定关系和与上一级的被 检定关系。 用不同的方法检定计量器具,显然会因为方法差 异出现测量偏差。为了消除方法差异带来的结果差 异,作为计量技术法规之一,国家制定了计量检定规 程,对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检定项目、检定方法、检 定条件、检定周期、检定数据处理等,作了统一的技术 规定,通过方法的统一实现量值的统一。到目前为 止,已发布近千个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此外还有数百 个部门计量检定规程和地方计量检定规程,三类计量 检定规程即前面谈及的人一机关系中“法定的方法”。 由此便不难理解计量标准考核评审内容中对计 量标准器及其配套设备最核心的要求:(I)按照国家 依据。原始记录可以规范改错,检定证书不得改错。 原始记录和检定证书必须有相关人员签名,并保存至 少一个计量标准复查周期。(5)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 性和稳定性,是判定计量标准的计量性能的重要指 标,每年至少要做一次测量重复性试验和一次稳定性 试验,计量标准器在两次周期检定之间至少要做一次 期间核查。(6)任何测量都存在测量误差,所谓“准 确”的含义是把测量误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为此 必须对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和验证。 (7)从计量标准开始建立起,就要建立该计量标准的 履历书,在其后的工作过程中不断将该计量标准的运 行信息记入。履历书相当于该计量标准的“人生”档 案。(8)计量标准器和主要配套设备,不论何种原因, 出现变更、封存或撤销等情况,均应向原主持考核的 计量行政部门申报并履行相关手续。 新建计量标准,必须撰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已建计量标准,因计量检定规程修订或计量标准器更 换等原因,其总不确定度发生变化,应重新撰写《计量 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考核要求被考核单位编制量值传递(溯 源)框图。框图应依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反映上一 级计量标准、本级计量标准和下一级计量器具“三个 级别”,三级别的区域用点划线区分开,点线上标明检 定方法。为明示检定关系,三级别亦可界定为上级计 量检定机构、本计量标准具体所处的实验室以及客户 三个部分。方框内应填写该计量器具的名称、测量范 围、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三个要 素”。不以计量检定规程为技术文件的校准项目,需 要另行编制量值溯源框图,而且可能不只一个框图, 表示其全部或主要参数均能溯源到计量基准或社会 公用计量标准。有的框图可能还需配以必要的文字 说明。 在计量标准考核中,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指 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在重复条件下,用该计量标准测 量一稳定的被测对象时,所得到的测量结果的复现能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田 力,反映其可靠性。一般情况下,重复测量次数应不 少于lO次,每次测量时被测对象均应重新连接或放 置。应提出判定本标准装置的测量重复性合格与否 的标准,并与测量结果相比较,得出合格与否的结论。 在计量标准考核中,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指用该 计量标准在规定的一段时间间隔内测量稳定的被测 对象时所得到的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日计量标准保 《升量与测试技术 ̄2oos年第35卷第2期 定员进行计量理论知识考查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查,判 断其技术水平高低,判断其能否胜任该项检定工作。 检定人员的能力不应停留在应知应会的入门阶段,应 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4.4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保持计量标准技术状态稳定和建立 正常工作秩序的保证,遵守各项管理制度是做好计量 标准管理和组织好量值传递的前提。计量标准考核 规范要求至少要制订六个管理制度:实验室岗位责任 制度,计量标准使用维护制度,周期检定制度,原始记 持其计量特征随时问恒定的能力,反映其准确性。计 量标准稳定性的考核方法有三种:不需要或不能进行 稳定性考核的,经本单位审批同意,可以不做;要求上 级检定机构在检定证书中出具计量标准器稳定性的 数据;检定人员自己动手做稳定性考核试验。应提出 判定该标准器或标准装置的稳定性合格与否的标准, 并与历年(次)上级检定机构出具的稳定性数据相比 较,或与历年(次)自己动手的测量结果相比较,得出 合格与否的结论。 经过周期检定、处于有效期内的计量标准器,其 技术状态未必总是正常,而检定周期又不可能无限缩 短。为此,计量标准考核规范提出,对于计量标准特 别是准确度等级较高的计量标准,其计量标准器在两 次周期检定之间应当进行不少于一次的期间核查。 核查次数主要依据计量标准器的固有状态和使用的 ・频繁程度确定。此举跳出了周检的盲区,突破了对周 检的迷信,对于及时发现计量标准器的毛病,防止其 带病工作,意义重大。期间核查通常采用“核查标 准”,对被检查对象实施考量,并对核查结果进行确 认,证明计量标准器是否维持在良好的运行状态。 4.2环境条件 检定环境对检定结果有着直接的甚至是严重的 影响,所以检定环境是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重要基础 条件。检定的环境条件主要来自计量检定规程,应满 足计量检定规程规定的对温度、湿度、防震、防磁、防 干扰、防腐蚀、防尘等方面的要求;应该配备监控设 备,对检定环境实施有效的监测和控制,并有监控记 录;室内设备布局合理,室内清洁卫生。 4.3人员 仪器是由人操纵的,检定工作是由人完成的,从 事检定项目的人是否有能力、有资格就成为考核的重 要内容之一。检定人员即前述人一机关系中的“人”, 是最活跃的因素。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规定,每个检定 项目必须配备至少两名检定人员。检定人员是指经 考核合格,持有检定员证,从事计量检定工作的人员。 检定人员应熟悉所考核项目的检定工作,应对使用的 计量标准的性能、操作方法、维护保养、数据处理等有 清楚的了解。考评员应通过观察、提问等方法,对检 录及证书核验制度,事故报告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 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而言,根据《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考核规范》,已形成全套计量管理体系文件,远超出 “六个”要求,考核时主要考查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要求建立计量标准技术档案,计l3 项,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而言,笔者认为还应增加如 下7项,计20项更为完整: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证书,计 量标准授权证书,量值传递(溯源)框图,计量检定员 证,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操作规范,开展检定拟出具的 检定证书样张、检定结果通知书样张和原始记录样 张,保存不少于一个计量考核周期的检定原始记录。 20项技术档案资料是否齐全、完整、无误,在一定程度 上可成为建标(复查)单位衡量自己的准备工作是否 完成的标志,也可以成为考评员考核时细化的考核内 容。 4.5检定/校准能力验证 检定/校准能力验证即通常所说的现场实际操作 考核,是在对测量设备、环境条件、人员、管理制度等 进行单项考核之后,实施的综合考查,从检定人员的 操作过程是否正确、测量结果是否准确,对检定(校 准)能力进行判断。具体做法是,考评员自带盲样,或 选用被考核单位的核查标准作为测量对象,或从被考 核单位挑选已经检定(校准)过的外单位送检仪器作 为测量对象,请检定员当面完成从抽样到检定到数据 处理到出具检定证书的全过程,将检定过程与检定数 据与规范的检定过程和准确的检定数据相比较,从而 给出能否胜任该项检定工作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国家质检总局法规司法规一处.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手册 (第七版).北京:2004. [2]全国计量标准、计量检定人员考核委员会组编.计量标准考核 规范实施指南.中国计量出版社. 作者简介:李龄,女,工程师,副院长。工作单位:成都市计量监督检定 测试院。通讯地址:610021成都市东风路北二巷5号。 收稿时间:200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