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题自测卷二(含答案及精讲)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思维应用题(50题,每题2分)
1.机械厂四月份上旬生产机床250台,中旬生产机床150台,下旬生产机床200台,上、中、下三旬分别占四月份生产机床总台数的几分之几?
2.学校合唱队一共有108人,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4/5,学校合唱队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列方程解答)
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小时行了1/4,第二小时行了5/18,两小时行了114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两地间的路程是490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开出,相向而行,5.6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4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一件商品,按比进价高60%价格出售,后来因为季节原因又打六五折出售,降价后每件商品卖156元,现在卖出一件商品是赔还是赚?赔或赚了多少钱?
6.某工厂积极开展植树活动.第一车间45人共植树315棵;第二车间
42人,平均每人植树8棵.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少植树多少棵?
7.甲、乙两城市的铁路长612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对开出,4.5小时相遇,客车每小时行72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8.两辆汽车从A、B两个城市同时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3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5千米,开车4小时后,两车走完的路程是两城之间的距离的5/7,A、B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9.某校六年级有四个班,其中一班和二班共有81人,二班和三班共有83人,三班和四班共有86人,一班比四班多2人.一班比二班多几人.
10.一个工厂原来每月生产灯泡16万只,现在增加到18万只,产量提高了百分之几?
11.新新机器厂制作一种机器,平均每台用钢材1.44吨.改造工艺后,每台节约钢材0.24吨.原来制造50台机器用的钢材,现在可以多制造多少台?
12.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从A城到B城需6小时,乙车从B城到A城需12小时.两车
出发后多少小时相遇?
13.胜利小学组织144名师生去春游,计划48人租一辆客车,实际为了师生安全考虑,改为18人租一辆客车,这样,学校实际比原计划多租了多少辆车?
14.打字员打一部书稿,第一天打的页数与未打的页数的比是1:9,如果再打6页,就可以完成这部稿件的15%,该稿件一共有多少页?
15.学校元旦开联欢会,要买彩色气球布置教室,按5个黄气球、3个红气球、8个蓝气球、2个紫气球摆放,现在已经买了75个红气球,需要买多少个紫气球?
16.某工厂有职工500人,某天的出勤率是98%,其中出勤女职工占出勤职工的60%,这天出勤的女职工有多少人?
17.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瓜地,底长22.6米,高18米,如果平均每平方米栽瓜苗45棵,共栽多少棵?
18.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麦地,底是280米,高是150米.按每公顷产小麦50吨,这块地能收获多少吨小麦?
19.甲仓有粮食170吨,乙仓有粮食90吨,经过调整,乙仓粮食吨数的1(1/5)倍等于甲仓的75%,是怎么样调整的?
20.一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把一块圆锥形铁块放入容器后水面上升2厘米,这块铁块的体积是多少?
21.3个工人5天加工零件1200个.照这样计算,增加9个工人,同样的天数可以加工多少个零件?
22.食堂张叔叔在菜场买0.5千克豆角,交给售货员10元钱后,找回7.9元.每千克豆角多少钱?
23.同学们春游去北海公园,租了大船,2条小船,共用了241元.每条小船租金是20.5元,每条大船的租金是多少元?
24.李强沿过道走一个来回是320步,他平均一步约长0.55米.这条过道约长多少米?
25.六年级240人,喜欢语文与不喜欢语文的比是5:3,喜欢数学与不喜欢数学的比是7:5,两门都喜欢的是106人,两门都不喜欢的有多少人?
26.在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内,竖直插有一根圆柱形玻璃棒(实心),此容器内水的高度为80厘米,玻璃棒浸没在水中的长度大于40厘米.已知容器内侧底面直径为20厘米,玻璃棒的底面直径为5厘米.现在把这根玻璃棒轻轻向正上方提起30厘米,问玻璃棒露出水面且被浸湿的部分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27.某小学组织四、五、六年级学生去观看篮球比赛,四年级有209人,五年级有283人,六年级有199人,买700张门票够吗?
28.一块梯形麦地,上底是42米,下底是58米,高为50米,平均每平方米产小麦500克,这块地小麦多少千克?
29.甲数是乙数的60%,丙数是甲数的30%,问丙数比乙数少百分之几?
30.一桶油连油带桶重51.5千克,倒出一半后,连油带桶重26.5千克,油重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
31.师徒两人同时装配计算机,师傅每天装配31台,徒弟每天装配22台.经过多少天师傅比徒弟多装配108台?
32.某车间一台机器5小时生产零件135个,照这样计算,用同样机器4小时生产多少个零件?
33.妈妈带了100元钱去超市,先买了两袋奶粉,单价15.8元,还买了14.8元的牛肉,剩下的钱还可以购买价格是49.8元的“金龙鱼”食用油吗?
34.某工程队修路,第一周完成了全长的32%,第二周完成了全长的43%,已知两周共修了1800米,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35.小华看一本故事书,原计划每天看24页,用了8天看完,实际每天看36页,实际提前几天看完?
36.五年级一班领来一批树苗,准备植树.他们班的班长开始安排:“我们班56人,8人一组,每组植树12棵.”这个班的同学按班长的要求植完树后,还剩27棵树苗没有栽.这个班一共领来多少棵树苗?
37.五年级有学生500人,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为12:13,男女各多少人?
38.某机床厂前年生产机床1600台,去年生产机床2000台,去年比前年增产百分之几?
39.植树节那天,两位老师和同学们去植树,同学们每组3人,一共有42组,一共去了多少人?
40.甲乙两辆旅游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出发,甲车每小时行5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9千米,两车在离中点54千米处相遇.求AB两地的路程.
41.10月份职工食堂买来10000千克大米.如果每天用去410千克,这些大米够用一个月(31天)吗?
42.一桶油,用去它的3/7,正好用去24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
43.从甲地到乙地,原计划每小时行80千米,23小时到达,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行12千米,实际几小时到达?
44.加工一批零件,甲独做需3天完成,乙独做需4天完成,两人同时加工,完成任务时,甲比乙多做24个,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45.某工厂有128名工人生产零件,他们每个月工作23天,在工作期间每人每天可以生产300个零件.月底将这些零件按17个一包的规格打包,发现最后一包不够17个.请问:最后一包有多少个零件?
46.甲、乙、丙三人参加了一次智力测验,甲答对题目最多,他们中任意两个人答对的问题之和分别是39、50、47.那么甲答对多少道问题.
47.某车间有60名工人生产太阳镜,1名工人每天可生产镜片200片或镜架50个.应如何分配工人生产镜片和镜架,才能使产品配套?
48.一件衣服原价80元,商店换季打折,现价48元,这件衣服打了几折?
49.在一块上底是42米,下底是68米,高是20米的梯形地里划出一块最大的平行四边形地种棉花,其余种青菜.种青菜的地方有多大?
50.磨角小学的同学去春游,3辆大客车可以坐147人.我们学校有288人,租6辆大客车,够坐吗? 参
1.分析 根据加法的意义,四月份共生产机床250+150+200=600(台),根据分数的意义,分别用上、中、下旬生产的台数除以四月份生产的总台数,即得上、中、下三旬分别占四月份生产机床总台数的几分之几? 解答 解:250+150+200=600(台) 250÷600=5/12 150÷600=1/4 200÷600=1/3 答:上、中、下三旬分别占四月份生产机床总台数的5/12、1/4、1/3. 点评 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
2.解答 解:设学校合唱队女生有x人,则男生人数是(4/5)x人,
x+(4/5)x=108 x=60 108-60=48(人), 答:学校合唱队男生有48人,女生有60人.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是根据等量关系:学校合唱队男生人数+女生人数=108人,列方程.
3.114÷(1/4+5/18), =114÷19/36, =216(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216千米.
4.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 专题:行程问题 分析:两地间的路程是490千米,相向而行,5.6小时相遇,用490除以5.6,先求出两车的速度和,然后用速度和减去甲车的速度,就是乙车的速度.据此解答. 解答: 解:490÷5.6-47.5 =87.5-47.5 =40(千米) 答: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 点评:运用关系式: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速度和-甲车速度=乙车速度. 5.分析 打六五折出售即售价是原价的65%;首先根据题意,用降价后每件商品的价格156元除以65%,求出这件商品按成本提高60%后售价是多少;然后根据百分数除法的意义,用这件商品按成本提高60%后售价除以1+60%,求出这件商品的成本价是多少,再和156比较大小,判断出这种商品后来每卖出一件是赔还是赚,进而求出赔(或赚)了多少元即可. 解答 解:156÷65%÷(1+60%) =240÷1.6 =150(元) 150<156 156-150=6(元) 答:现在卖出一件商品是赚了,赚了6元.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清楚不同的单位“1”,进而求出成本价,然后比较作差求解即可.
6.分析:要求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少植树多少棵,必须知道第一车间植树多少棵(已知)和第二车间植树多少棵,根据第二车间42人,平均每人植树8棵,用42×8即可求出第二车间植树的棵数,进而第二车间
植树的棵数减去第一车间植树的棵数,问题得解. 解答:解:42×8-315, =336-315, =21(棵); 答: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少植树21棵. 点评:先求出第二车间植树的棵数是解决此题关键,注意此题中第一车间的人数45是多余条件,不要被迷惑.
7.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 专题:行程问题 分析:首先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用两地之间的距离除以两车相遇的时间,求出两车的速度之和;然后用两车的速度之和减去客车的速度,求出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即可. 解答: 解:612÷4.5-72 =136-72 =(千米) 答:货车每小时行千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 8.分析:甲车每小时行3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5千米,开车4小时后,两车所行的路程是:(35+55)×4千米,这一路程正好是两城之间距离的5/7,那么,A、B两城相距:(35+55)×4÷5/7,解决问题. 解答:解:(35+55)×4÷5/7, =90×4×7/5, =504(千米); 答:A、B两城相距504千米. 点评:先求出两车4小时所走的路程,再根据分数除法的意答.
9.分析:因一班和二班共有81人,二班和三班共有83人,所以三班比一班多(83-81)人,三班和四班共有86人,一班比四班多2人,三班和一班共有的人数是(86+2)人,三班比二班多的人数就是(86+2-81)人,二班的人数就是[83-(86+2-81)]÷2人,再根据一班和二班共有81人,求出一班的人数,减去二班的人数,就是一班比二班多的人数. 解答:解:二班的人数是: [83-(86+2-81)]÷2, =[83-7]÷2, =76÷2, =38
(人), 一班的人数是: 81-38=43(人), 一班比二班多的人数是: 43-38=5(人). 答:一班比二班多5人.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一班和三班共有的人数,然后求出二班的人数,再根据一班和二班共有人数,求出一班的人数.
10.分析 先求出增加的数量,然后除以原来每月生产灯泡的数量,即可解决. 解答 解:(18-16)÷16 =2÷16 =12.5% 答:产量提高了12.5%. 故答案为:12.5. 点评 先求出增加的数量,然后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用除法计算.
11.考点: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三步应用题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要求现在可以多制造多少台,需知道原来制作的台数(已知)与实际制作的台数,要求实际制作的台数,需求得这批钢材总共的吨数和每台实际用的吨数,由此找出条件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解答: 解:1.44×50÷(1.44-0.24)-50, =72÷1.2-50, =60-50, =10(台); 答:原来制造50台机器用的钢材,现在可以多制造10台. 点评:解答这类问题一般从问题出发,一步步找到要求的问题与所需的条件,再由条件回到问题即可列式解决.
12.分析:根据题意,利用路程÷速度=时间,求出甲乙两车的速度,再根据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即可解决. 解答:解:甲的速度:480÷6=80(千米/小时), 乙的速度:480÷12=40(千米/小时), 相遇时间:480÷(80+40)=4(小时); 答:两车出发后4小时相遇. 点评:此题是利用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注意数量之间的关系的灵活运用.
13.分析 根据数量=总人数÷每辆车坐的人数,分别求出48人租一辆客车和18人租一辆客车需要的钱数,再相减即可. 解答 解:144÷48=3(辆) 144÷18=8(辆) 8-3=5(辆) 答:学校实际比原计划多租5辆车. 点评 本题重点考查了学生对数量=总人数÷每辆车坐的人数这一数量关系的掌握.
14.考点:百分数的实际应用,比的应用 专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分析:把这份稿件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第一天打的页数与未打的页数的比是1:9,则第一天打的页数占总页数的1/(1+9),如果再打6页,就可以完成这部稿件的15%,则6页就占总页数的[15%-1/(1+9)],由此用除法即可求得该稿件一共有多少页. 解答: 解:6÷[15%-1/(1+9)] =6÷0.05 =120(页) 答:该稿件一共有120页.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弄清楚单位“1”是谁,找到6页对应的分率,然后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解.
15.分析 根据题意,先求出红气球的个数占气球总数的几分之几,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气球的总数,再求出紫气球的个数占气球总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 解答 解:5+3+8+2=20, 75÷3/20×2/20 =50(个), 答:需要买50个紫气球. 点评 此题解答关键是求出气球的总个数,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即可求出紫气球的个数.
16.分析:有职工500人,出勤率是98%,则出勤人数为500×98%人,又知出勤女职工占出勤职工的60%,那么这天出勤的女职工有500×98%×60%,解决问题. 解答:解:500×98%×60% =500×0.98×0.6,
=294(人); 答:这天出勤的女职工有294人. 点评:先求出出勤总人数,再求出勤的女职工人数.
17.分析:先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求出瓜地的面积,再用瓜地的面积乘每平方米栽瓜苗的量,就是这块瓜地总共栽瓜苗的量. 解答:解:22.6×18×45, =406.8×45, =18306(棵). 答:共栽18306棵.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18.分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求出这块麦地的面积,再除以进率10000换算成公顷数,再乘50吨即可解答问题. 解答 解:280×150 =42000(平方米) =4.2(公顷) 50×4.2=210(吨) 答:这块地能收获210吨小麦. 点评 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计算应用以及整数乘法的意义及求解方法.
19.解答:解:甲仓现有存粮: (170+90)÷[1+75%÷1(1/5)]=160(吨); 即甲仓给乙仓: 170-160=10(吨); 答:甲仓调给乙仓10吨粮食. 20.分析 由题意得:铁块的体积等于上升的水的体积,上升的水的体积等于底面半径是12.56÷3.14÷2=2厘米,高2厘米的圆柱的体积,根据圆柱的体积=πr2h计算即可. 解答 解:12.56÷3.14÷2=2(厘米) 3.14×22×2 =3.14×4×2 =25.12(立方厘米) 答:这块铁块的体积是25.12立方厘米.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圆柱的体积求法,铁块体积的测量方法,注意上升的水的体积等于完全浸入水中的物体的体积.
21.分析:先用1200个零件除以3,求出每个工人5天加工多少个零件,然后再求出增加后的工人数,再用每个工人5天加工多少个零件数乘上
后来的工人数即可求解. 解答:解:(1200÷3)×(3+9), =400×12, =4800(个); 答:同样的天数可以加工4800个零件. 点评:本题也可以先求出9人里面有几个3人,然后乘上1200个,就是9人5天生产的数量,再计算1200个零件,就是增加9个工人,同样的天数可以加工多少个零件,列式为: 1200×(9÷3)+1200.
22.分析:先计算出买0.5千克豆角需要的钱数,即10-7.9=2.1元,再据“总价÷数量=单价”即可得解. 解答:解:(10-7.9)÷0.5, =2.1÷0.5, =4.2(元); 答:每千克豆角4.2钱. 点评:先计算出买0.5千克豆角需要的钱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答案:25元 解析:
24.分析:李强沿过道走一个来回是320步,根据除法的意义,一个单程走320÷2=160步,他平均一步约长0.55米,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这条过道约长是0.55×160=88(米). 解答:解:(320÷2)×0.55 =160×0.55, =88(米). 答:这条过道长约88米. 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一个来回为两个过道的长度.
25.解答:解:喜欢语文的人数:240×5/(5+3)=150(人), 喜欢数学的人数:240×7/(7+5)=140(人), 至少喜欢一门的实际人数:150+140-106=184(人), 两门都不喜欢的有:240-184=56(人). 答:两门都不喜欢的有56人. 点评:解决本题可以从至少喜欢一门的人数考虑,根据比先计算出喜欢语文和,喜欢数学的人数,进一步求出少喜欢一门的实际人数,再用全班人数减去至少喜欢一门的实际人数即可 26.分析:根据题意,可等到等量关系式:容器内水面下降的体积=玻璃
棒抽出的体积,设当玻璃棒提起30厘米时,水面下降x厘米,则玻璃棒露出水面且被湿润的部分长度为(30+x)厘米,可根据圆柱的底面积公式分别计算出圆柱的底面积和玻璃棒的底面积,然后再利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设当玻璃棒提起20厘米时,水面下降x厘米,则玻璃棒露出水面且被湿润的部分长为(30+x)厘米, 容器的底面积为:3.14×(20÷2)2=314(平方厘米), 玻璃棒的底面积为: 3.14×(5÷2)2=19.625(平方厘米), 314x=19.625×(30+x) 314x-19.625x=588.75, 294.375x=588.75, x=2, 30+2=32(厘米), 答:玻璃棒露出水面且被浸湿的部分长度的32厘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题干的叙述找准等量关系式,然后再列方程解答即可得到答案. 27.分析 根据题意,用加法求出四、五、六年级学生总人数,再与700比较即可解答. 解答 解:209+283+199=691(张), 691<700; 答:买700张门票够. 点评 此题考查了整数加法的意义及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28.分析:首先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求出这块麦地的面积,然后用每平方米产量乘面积即可. 解答:解:(42+58)×50÷2 =100×50÷2 =2500(平方米), 500克=0.5千克, 2500×0.5=1250(千克); 答:这块地小麦1250千克.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的面积公式以及总产量、总面积、单位面积的产量三者之间关系的实际应用.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29.分析:设乙数是1,先把乙数看成单位“1”,甲数是乙数的60%,由此用乘法求出甲数; 再把甲数看成单位“1”,丙数是甲数的30%,由此
用乘法求出丙数; 然后再求出乙数和丙数的差,再用差除以乙数即可. 解答:解:设乙数是1,那么甲数是: 1×60%=0.6; 丙数是: 0.6×30%=0.18; (1-0.18)÷1, =0.82÷1, =82%;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清两个单位“1”的区别,找清各自以谁为标准,再把数据设出,然后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求解.
30.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用原来边油带桶的重量减去剩下的重量,就是没重量的一半,再乘2就是油的重量,然后用51.5减油的重量,就是桶的重量.据此解答. 解答: 解:(51.5-26.5)×2 =25×2 =50(千克) 51.5-50=1.5(千克) 答:油重50千克,桶重1.5千克. 点评:本题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倒出一半后剩下的重量是连油带桶的重量,倒出的只是油.
31.分析 由“师傅每天装配31台,徒弟每天装配22台”,可知每天师傅比徒弟多装配31-22=9(台),要求经过多少天师傅比徒弟多装配108台,看看108里面有几个9即可,用除法计算. 解答 解:108÷(31-22) =108÷9 =12(天); 答:经过12天师傅比徒弟多装配108台. 点评 此题解答的关键是求出每天师傅比徒弟多装配的台数,进一步解决问题. 32.分析 根据题意,先求出这台机器每小时加工的零件的件数,即工作效率,再用这台机器的工作效率乘工作时间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 解:135÷5×4 =27×4 =108(个) 答:同样机器4小时生产108个零件. 点评 解决此题关键是先求出这台机器的工作效率,再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解答.
33.分析:先依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两袋奶粉的价格,再据“总钱数-
花掉的钱数=剩余的钱数”即可求出剩余的钱数,进而与49.8比较即可得解. 解答:解:100-15.8×2-14.8, =100-31.6-14.8, =68.4-14.8, =53.6(元), 因为53.6元>49.8元, 所以还可购买价格是49.8元的“金龙鱼”食用油. 答:剩下的钱还可以购买价格是49.8元的“金龙鱼”食用油.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楚数量间的关系,代入数据问题即可得解.
34.分析:把这条路的全长看成单位“1”,它的(32%+43%)对应的数量是1800米,由此用除法求出全长即可. 解答:解:1800÷(32%+43%), =1800÷75%, =2400(米); 答:这条路全长2400米.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并找出单位“1”的百分之几对应的数量,用除法就可以求出单位“1”的量.
35.分析:用24乘8得出总页数,再除36算出实际的天数,再用8减实际的天数即是所求. 解答:解: 8-24×8÷36, =2(2/3)(天); 答:实际提前2(2/3)天看完. 点评:解答这类问题一般从问题出发,一步步找到要求的问题与所需的条件,再由条件回到问题即可列式解决. 36.分析:由题意可知,这个班一共领来的树苗包括两部分,即已经植完的棵数和剩下的27棵,所以先求得一共植树多少棵,再加上27棵即可. 解答:解:56÷8=7(组), 7×12=84(棵), 84+27=111(棵); 答:这个班一共领来111棵树苗. 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先求得56人共分几组,每组植树12棵,一共植完多少棵.
37.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 分析:先求出男女生共分为多少份,即12+13=25,再求出各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利用
乘法的意义可解. 解答: 解:500×12/(12+13)=240(人) 500×13/(12+13)=260(人) 答:男生240人,女生260人.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男女生各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 38.分析:先求出去年比前年增产了多少台机床,然后用增产的数量除以前年的数量即可. 解答:解:(2000-1600)÷1600, =400÷1600, =25%. 答:去年比前年增产 25%. 点评:本题属于基本的百分数除法应用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求解.
39.分析:先根据学生人数=组数×每组人数,计算出学生人数,再加上老师人数2人就是总人数. 解答:解:42×3+2, =126+2, =128(人). 答:一共去了128人. 点评:解决本题不要忘记加上老师的人数. 40.分析:两车在离中点54千米处相遇,也就是说甲车比乙车多行了54×2=108千米,根据甲车比乙车每小时多行58-49=9千米,可以求出相遇时两车行了108÷9=12小时,再根据路程=时间×速度解答. 解答:解:54×2÷(58-49)×(58+49), =108÷9×107, =12×107, =1284(千米), 答:两地的路程是1284千米.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相遇时它们行的时间,再根据路程=时间×速度解答.
41.分析:每天用去410千克,一个月按31天算,根据乘法的意义,一个月需要410×31千克,算出后比较即可. 解答:解:410×31=12710(千克) 12710>10000 答:这些大米不够用一个月(31天). 点评:本题也可用除法求出10000千克大米可吃多少天后得出结果. 42.分析:用去它的3/7,正好用去24千克,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这桶油重24÷3/7千克. 解答:解:24÷3/7=56(千克) 答:重56千克. 点
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完成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能力.
43.分析 先用原计划的速度乘上5小时,求出全程是多少千米,然后再求出实际的速度,用全程除以实际的速度即可求解. 解答 解:(80×23)÷(80+12) =1840÷92 =20(小时) 答:实际20小时到达. 点评 本题考查了速度、路程、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关键是求出全程,再根据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解决问题.
44.解答:解:设工作总量为1,则甲的工作效率为1/3,乙的工作效率为1/4; 则他们的效率比为:1/3:1/4=4:3, 所以,这批零件共有: 24÷[4/(3+4)-3/(3+4)] =24÷1/7, =168(个); 答:这批零件共有168个.
45.考点: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用每人每天可以生产的零件个数乘以人数,乘以天数得到零件的总个数,用零件的总个数除以每包的个数,得到的商是包数,余数是剩下的零件个数,最后一包有的零件个数. 解答: 解:300×128×23÷17 =38400×23÷17 =883200÷17 =51952(包)…16(个) 答:最后一包有16个零件. 点评:本题关键弄清得到商表示量是什么,得到的余数表示什么量.
46.分析:我们把39、50、47相加,得到的和除以2就是甲乙丙三人的答对题目的和,所以用三个人答对题目的和分别减去39、50、47求得三人答对的个数,因为甲答对题目最多,得到的差大的就是甲答对的数目. 解答:解:(50+39+47)÷2=68(道), 68-39=29(道); 68-50=18(道); 68-47=21(道); 因为甲答对题目的数量最多,所以甲答对
了29道. 点评:用三个人答对题目的和分别减去39、50、47进一步求出答案即可.
47.分析:1个镜架需要2个镜片,要使产品配套,那么生产的镜片数量是镜架的2倍;设有x个工人生产镜片,那么生产镜架的工人数就是60-x人;能生产的镜片数量就是200x个,那么需要生产镜架2×50×(60-x)个,它们相等,列出方程求解. 解答:解:设x人生产镜片,则(60-x)人生产镜架,由题意得: 200x=2×50×(60-x), 200x=100×(60-x), 200x=6000-100x, 300x=6000, x=20; 60-x=60-20=40(个). 答:20人生产镜片,40人生产镜架,才能使每天生产的产品配套. 点评:本题中给出的未知量较多,需要先理解题意,找出镜片数量=2×镜架数量,这一等量关系,然后设出人数,用人数把生产的镜片数量和镜架数量,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
48.分析 把原价看作单位“1”,首先根据百分数的意义求出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然后把百分数化成折数即可.据此解答. 解答 解:48÷80 =0.6 =60% =六折, 答:这件衣服打了六折. 点评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百分数的意义,原价百分数与折数之间的关系.
49.解答:解:(68-42)×20÷2, =26×20÷2, =260(平方米); 答:种青菜的地方有260平方米.
50.考点:归一、归总加条件的三步应用题 专题:归一、归总应用题 分析:根据题意,要求288人租6辆大客车够坐吗,必须先求出6辆大客车能坐多少人,要求6辆大客车能坐多少人,还必须先求出平均每辆大客车能坐多少人,列式计算得解. 解答:解:147÷3×6 =49×6 =294(人)
因为294>288,所以租6辆大客车够坐. 答:我们学校有288人,租6辆大客车够坐. 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求出6辆大客车能坐多少人,进而与288比较,如果结果比28,说明够坐,如果结果比288小,说明不够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