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区别

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区别

来源:九壹网
第1种观点: 一、法律基本原则是什么1、法律的基本原则如下:(1)平等原则;(2)自愿原则;(3)公平原则;(4)诚信原则;(5)绿色原则;(6)公序良俗原则。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第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九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第十条 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二、法律具有什么作用法律原则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1、法律原则直接决定了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内容和价值取向。法律原则是法律精神最集中的体现;2、法律原则是法律制度内部和谐统一的重要保障;3、法律原则对法制改革具有导向作用。

第2种观点: 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之间的关系是:法律规则是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法律原则是指在一定的法律体系中作为法律规则的指导思想、基础或本源的、综合的、稳定的原理和准则。法律原则是法律制度、法律规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协调法律体系中规则之间的矛盾,弥补法律规则的不足和局限。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虽然同为法律规范,但在内容明确性、适用范围、适用方式和作用上存在区别,是两种不同的法律规范。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来源上,法律规则在国家法上只能出自立法者之手,这在成文法国家中显得尤为突出;而法律原则的来源刚较为广泛;2、在内容上:法律规则是明确、具体的;法律原则是笼统、模糊的;3、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只适用于某一类行为,其无法具有普遍适用性;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有更大的覆盖面和抽象性,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能贯穿于任何法律事实之中;4、在适用方式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法律原则不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不同强度的原则甚至冲突的原则都可能存在于一部法律当中;5、适用条件上: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相比具有优先适用性,法律规则在针对具体案例时可以具体有针对性的应用,切实做到一对一的针对性适用;法律原则只有在以下方面方可适用:在穷尽法律规则时,除非为了实现个案正义否则不得舍弃法律规则而直接适用法律原则,没有更强理由不得径行适用法律原则;6、从表现形式上看;任何法律规则均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部分构成,而法律原则一般情况下无固定的表现构成形式;7、从功能上看:法律规则的基本功能在于对人们行为提供确定的、可预测的导向;法律原则是法律规范的基础或在法律中较为稳定的原理和准则。它不预先设定任何确定而具体的事实状态,也没有规定具的事实状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和法律。一切违反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和法律的。

第3种观点: 规则和原则区别如下:1、规则和原则性质不一样。规则是“应该做”的规范,原则是“应该是”的规范。“应该做”就是说规则是直接针对人的行为的,直接告诉有关主体应该做什么。“应该是”是说原则不直接针对人的行为,而是直接针对规则,规定了规则应该是什么,规则应该符合原则;2、规则和原则的确定性程度不一样。相对于原则而言,规则是明确具体的。一个规则越明确越具体,适用者的自由裁量权就越弱,所以规则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和削弱自由裁量,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明确的指示。原则只是为人的行为大致设定了不能逾越的边界,因而法律原则是笼统模糊的,在法律原则之下,法官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3、规则和原则关注的对象不一样。由于规则是针对某个范围内的所有人而制定的,因而一条规则仅仅关注的是某类行为的共性,它无法照顾到个案的个别性和特殊性。原则赋予了适用者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实质上就是赋予了适用者根据个案的特殊情况便宜行事的权力,因而原则既可以针对某类案件的共性,也可以照顾到个案的特殊性和个别性;4、规则和原则覆盖面不同。一个概念内涵越确定,其外延越小。规则比原则确定,因而规则的覆盖面要小于原则。一个规则只针对一类行为,但是一个部门法的原则针对该部门法所调整的所有行为;5、规则和原则的适用方式不一样。在具体案件的裁判过程中,法官先查明和确定案件事实,然后在找到适合该案的法律规则,把法律规则规定的法律后果适用于该案,得出判决结论。在众多同类性质的规则中选定了一个规则后,其它同类性质的规则就不能适用于该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 二人以上依法承担连带责任的,权利人有权请求部分或者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连带责任人的责任份额根据各自责任大小确定;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实际承担责任超过自己责任份额的连带责任人,有权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连带责任,由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